來,中華帝國肯定也有所察覺,所以他們才會把美國列為第二大潛在威脅。”
希特勒的眼珠直打轉兒,很快計上心來,說道:“這樣的話,我們似乎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了!”
海因裡希頓時興奮了起來,說道:“我也正有此意!邁科普和格羅茲尼的石油區在蘇聯人的大力發展下,年產原油已經超過了1500萬噸,如果帝國能夠奪取該地區,那麼將解決目前帝國陷入石油困境的難題。同時,美國的石油產量也急劇攀升,業已恢復到5000萬噸的產能。美國人自己根本消費不了如此龐大的石油,中華帝國壟斷大西洋石油貿易,美國人的石油賣不出去,價格極低。如果我們能夠跟美國結盟,那麼我們將擁有用之不竭的石油。”
希特勒頓時笑了,海因裡希的想法無疑跟他是一致的。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經過第三次美墨戰爭後,美國基本上奪回了上一次戰爭被墨西哥奪走的東西。尤其是美國重新掌控石油區,保障了美國經濟和工業的迅速恢復。
羅斯福統治下的美國實行以物易物的經濟發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令美國短時間內恢復了經濟和工業,令美國的綜合國力快速增強。最讓美國金融商們自豪的是,這種經濟方式成功的阻止了中華帝國用黃金榨取美國財富的經濟侵略行為。
然而,這種以物易物的經濟發展模式只適合於陷入嚴重經濟危機當中才有特效。就好比戰場上士兵被子彈擊中,在沒有藥品的情況下,不得不注shè嗎啡來止痛一樣的道理。美國經過經濟危機和第三次美墨戰爭後,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選擇這種經濟模式來擺脫中華帝國對其的經濟控制。但隨著美國的工業能力恢復,經濟復甦,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