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在其主要來源的火山氣體中也只佔0�01%—2%。
2004年CO接受正規勞動改造,獲美國食品安全域性許可搖身變做食品密封保鮮業之“第一氣體”。同1846年犧牲的實驗小犬一樣,肉食中的肌紅蛋白也由於捕獲CO而永葆粉紅欲滴,並免遭與O2結合再被氧化為褐色的厄運。
————以下內容未成年人須有家長陪同觀賞—————
如同氰化物、砒霜等歷史悠久的毒藥,CO也曾是人們自殺首選。在汽車尾氣淨化器面世之前,摩托車排氣中1/4為燃料不完全燃燒生成的CO,只需趴在排氣管道口即可施行自殺。現代淨化器去除了尾氣中99%的CO,傳統自殺方法即難度加大,幾近失傳。
——————————警告終止———————————
CO作案過程回放
2008年7月26日晚八時許,就在松鼠們聚精會神鑽研烤魚蛋白如何變性時,兇犯CO已於無色無臭間瀰漫於空氣之中,並潛入各位松鼠的中央神經系統和血液。松鼠體內越來越多的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被CO傍上了。
血紅蛋白(hemoglobin)是血液中的運氧小抓車,一車能抓4顆氧,就順著血流將不易溶於水的O2分子抓到身體各處去幹活。但是CO卻比O2容易抓240倍,跳上車就擠了O2的位置。更過分的是,CO到站還賴著血紅蛋白不走,並糾集同車O2一起不走,於是沒人下車幹活,松鼠們體內各組織缺氧。肌紅蛋白(Myoglobin)被CO糾纏的原理與血紅蛋白大致相同,後果是心輸出量減少並造成腦缺血,松鼠們的大腦缺氧加劇了。它們開始頭痛、噁心、氣短、心跳加速……根據作案時間和松鼠病情可推斷現場CO濃度大致為0�01%—0�04%。慶幸的是受害松鼠中毒記錄中並未查到任何昏迷跡象(通常,嚴重後遺症只伴隨昏迷而產生),否則智力受損,還需煩勞眾讀者給松鼠科普。
當晚甚至第二天早晨,松鼠中還有零星的頭痛報道。這是由於叫CO下車(車: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實在太難了,需要許許多多清新空氣逐漸把小抓車從CO手裡搶出來。有的時候肌紅蛋白慢慢放出CO,會被血紅蛋白再傻乎乎地半路劫走,於是更加延長了身體恢復的時間。
中毒小貼士:要達到7�26事件中松鼠中毒同樣標準有多種途徑:可降低CO濃度並延長暴露時間;或將CO濃度加大,則短時間即可生效。
不給CO作案以可乘之機
CO是有犯案前科的。1921年的《美國眼科雜誌》記載了這樣一樁“鬼屋事件”,夫婦倆搬入新居,卻開始頻頻頭疼噁心,並聽到奇怪的腳步聲、夜裡看到神秘黑影。可怕的是,這幢私宅的前主人也曾有如此的“鬧鬼”體驗。科學是偉大的,那是一個人們開始質疑鬼魂的年代:原來,壁爐破損,該走煙囪的毒氣全部灌在了屋裡——鬼屋竟是CO屋。
然而時至科技發達的今天,美國每年仍有約4萬人因CO中毒而就醫,其中大部分由在不通風的室內燃燒燃料造成;在中國的燈紅酒綠下,松鼠們又被CO騷擾。
當時有人透過手機簡訊謊稱松鼠首腦被送去急救,引起一片騷亂。幸好還有人沉著地說:“告訴它們放鬆,進氧艙就沒事了。”當然事後真相大白,據說中毒松鼠當時正在路邊晾著自己疼痛的腦袋吃著沙冰,閱讀我焦急的簡訊笑做一團……
不過話說回來,松鼠們的做法是對的。當遇到特殊情況不能在戶外吃喝,在室內用火不可避免時,請給CO飄出房間的自由;如果懷疑自己被CO纏上,趕緊出去透透氣吧;實在不行,像某沉著松鼠所說,放鬆,並求救於醫生。
txt小說上傳分享
催情助興全仗它(1)
丁丁蟲
問世間*知多少
多少世紀以降,帝王將相、賢人術士、尋常百姓,鮮有人能逃脫愛情那溫柔的魔爪。有愛多半是要有性的,柏拉圖式的感情凡人並不樂意擁有。可是,人非機械,血肉造物總有倦怠之時,故而從古到今,無數人類傾盡心血尋找妙物,期冀提升*體驗之質量。其中目的又種種不同,有人想誘惑不情願的對方,有人希望重振雄風,有人要延長快樂時辰,還有人期待更好的表現。得出的結果更是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卡薩諾瓦每日早晨享用三十隻生蠔,國人覺得堅硬挺拔的犀牛角也能讓*獲得同等屬性,巴比倫人用動物睪丸治療陽痿,斑馬舌頭曾幾何時也被當作無上秘藥。
單以我國來說,長沙漢代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