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企圖將這飄搖的曹魏覆滅。

而這圖謀之人,便是時任殘魏政權司徒的衛,當初司馬昭派來對付鍾會之人。

“陛下,這武功不過一普通縣城,城小人稀,非龍氣匯聚之地,而長安乃古秦故都,自古龍盤虎踞,才是陛下棲身之所啊!”

衛引經據典,將曹奐說的十分意動,身體前傾,眼露神采。

一旁的丞相劉眉頭緊皺,目光在衛和魏主身上來回掃動,心中卻在思忖其中問題。

曹奐畢竟還是相信跟他同患難的劉一些,雖然意動,還是轉頭對劉道:

“丞相以為,司徒此議如何?孤以為甚有道理!”

似乎怕劉當即反對,曹奐還急忙將自己的想法說出,算是支援衛的觀點。

聽到曹奐的話,劉面色愈發陰沉,他總覺得此中多有不對,所開口道:

“啟奏陛下,司徒之言頗為有理,這武功確實不是立足之地,然長安新收復,四周強敵環伺,城內亦非一片安平,所以此時議論,為時尚早……”

劉很聰明,他沒有直接否定,而是先肯定衛的言論,再說出自己的觀點,對比鮮明,就連曹奐都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衛早就料到劉不會同意,見此還是面色一沉,隨即開口道:

“陛下,丞相忠心日月可鑑,微臣亦是佩服得緊,然大魏國遭此大變,人心思亂,若是陛下親臨前線,各地文武定會感陛下之德,俯首歸附,而且……”

曹奐聽得這話,眼睛愈發明亮,連忙問道:

“而且什麼,快快說來!”

見到曹奐如此感興趣,衛嘴角一挑,開口道:

“而且微臣已說服徵西大將軍,只要陛下肯東遷,鄧將軍定會舉兵來助!”

轟!

這話一出,不亞於晴天霹靂,將曹奐王祥等人驚呆,木然坐立在那裡。

確實,鄧艾此人對於殘魏來說,既是一大助力,又是一個隱患,畢竟鄧艾手下有兵近五萬,而且全是羌胡邊悍之士。

但是鄧艾雖表面聽封聽調,但是手中卻是死死握著那五萬大軍的控制權,讓曹奐劉如鯁在喉,視為心腹大患。

如今衛說可以說服其舉兵來助,這等於是完全歸附啊,怎能讓他們不震驚。

曹奐先是愣神半晌,回過神來大喜過望,迫不及待地道:

“好,若是真如此,孤就親征又如何?”

劉看著那激動得有些臉紅的曹奐,內心升起一股強烈的危機感,但是他也知道此時再勸,已於事無補,所以靜坐在那裡喝著濁酒沉思。

衛朗聲接令,然後頗為得意地看了一眼頗為失意的劉,內心冷笑不已。

“只要魏主入長安,吾就有辦法釜底抽薪,瓦解這可笑的殘魏,還能將鄧艾納入晉廷,功勞之高,再有晉主的看重,位列三公亦無不可!”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卒換糧

夏過秋至,所有的兵鋒血光都逐漸隱沒,但是這一年的戰爭,帶來的影響依舊讓很多人沒緩過勁來。

首先,在劉諶拿下襄陽第三日,吳國皇室下詔聲討劉諶乘機奪城之“惡行”,同時說要向漢國討個說法,是否真的要就此為敵。

面對這詔書,蜀漢的劉禪針鋒相對地下詔,聲討當年吳國強奪荊州數郡的行為,並聲稱劉諶是正面奪城,若是要說法,需將當年的事先說清楚。

這兩詔一下,天下人都議論紛紛,一說是標誌著蜀漢的崛起。

而另外一些則說,這是魏國沒落,晉朝勢微的表現,預示著魏國獨大的時代過去,現在是數強並立的局面。

但是不管怎麼說,都沒有太大波動,有殘魏西遷,晉朝建立在前,已經沒有多大事件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但是在兩詔書發表之後,又一張詔書面世,像是一塊巨石拍打在水面上,泛起層層風浪。

而這詔書,就是衛千方百計說服魏主,而得來的臨都東遷之決議。

詔書經過衛的潤色,寫成了曹奐為曹魏天下,誅奸伐逆,不惜親征長安,鼓舞士氣,真乃是一代英主。

詔書發出第二天,曹奐就興沖沖地領著劉等重臣,並“御林軍”兩萬,連夜移駕長安。

總體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不說其他,詔書發出不到一日,魏徵西大將軍鄧艾就表文稱頌魏主,言說交出兵權,助其復國之事,並且將駐地東移姑臧,積極準備整軍。

其後,在劉諶的授意下,蜀漢政權也承認曹魏才是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