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都曾主持過會試。此次科考選拔人才的重責大任自然非他莫屬。除他之外,解縉、黃淮、胡廣任主考,另有十多名同考,也就是副考官。
由於朱棣攻進皇城之時,建文朝的官員殉國、出逃的實在太多,現在朝廷官位嚴重空缺。 所以在選拔人才的時候,稍微比往年寬鬆了些。中秋的鄉試,中舉的學子達一千多人。第二年這些學子都進京參加會試,足足考了三批,才勉強考完。而放榜的時候,也留了四百多人。要知道,往年的科考都是精挑細選,到最後頂多只有一百多人能夠榜上有名。由此可見,朝廷現在對人才的需求真的可以用“求賢若渴”來形容。
永樂二年,年關剛過,二月初方孝孺將會試中榜的名單呈交朱棣,中旬朱棣就在文華殿舉行了殿試。欽點了前三甲以及二十八宿,送進翰林院,讓方孝孺和一幫翰林學士特別培養,爭取在三個月內就讓他們接手政務。
前三甲是哪朝哪代都有的,可這二十八宿文武百官還是第一次聽說。
方孝孺接到這個旨意,跑去問朱高熾這二十八宿是怎麼個意思。朱高熾說現在朝廷急需官員,不能等到他們都進修完畢,所以這一批就勞煩諸位大臣來個快速的崗前培訓。
方孝孺對“崗前培訓”四個字百思不得其解,朱高熾解釋道:“其實父皇的意思就是讓大人教教他們為官之道,讓他們儘快適應官場,好讓他們上任。”
方孝孺難得點點頭,表示受教,第一次沒有跟朱棣唱反調,盡心盡力的教導那二十八位學子。
三個月後,朱棣去翰林院檢查成果,卻是大失所望。
倒不是說這些孩子書念得不好,方孝孺、解縉教出來的學生,學問能有不好的嗎?但問題的關鍵就是,他們念得太好了。好到朱棣覺得他們除了讀書好像就啥也不會了。這可不是個好現象。畢竟這些官員以後要面對的可都是天下民生的大事,光會念書怎麼行?
於是,咱們偉大的皇帝陛下當即做了個偉大的決定——把這二十八宿以及其他翰林院的學子都發配到軍營裡去充軍。
所有的人,除了朱高熾,都表示雲裡霧裡,不明白朱棣到底唱的是哪出。方孝孺、解縉雖然也有疑問,但暫時都不敢開口。因為他們拿不準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讓朱棣不滿意。
於是,那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們,在完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被趕去了軍營。而且,朱棣還專門讓對部下最為嚴厲的張玉和最沒有章法的朱能親自進行訓練,並特別下旨讓他們住最差的營帳,吃最糙的食物。
又過了三個月,朱棣收到張玉的奏疏,說“差不多了”,然後朱棣將那些年輕人召了回來,卻依然沒有安排職務,而是將他們放到了工部。
工部是專門掌管各項朝廷和地方的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以及交通等事宜的,朱棣讓他們去工部,可不是當官管人的,而是讓工部尚書給他們安排“勞工”的活兒,砌房子,運木頭,扛沙袋,搬石頭,什麼活兒累做什麼,什麼活兒髒做什麼,而且吃穿用度還得跟其他民工一起。
一晃又是三個月過去了,工部尚書也上了個奏疏,說“可以了”。朱棣覺得還是不夠,又讓那幫孩子去守城門,沒有輪值的,就在應天城內巡視。
如此來來回回折騰了大半年,方孝孺、解縉實在看不下去了,上了好幾次奏摺,可朱棣都不理不睬。這種事方孝孺也找不了茬兒,因為每次朱棣都會笑眯眯的跟他說,自己是在為帝國培養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真正能為國為民的官員。
瞧瞧,這頂大帽子多重啊,方孝孺難道還能說培養“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真正能為國為民的官員”不對?而對於這件事,朱高熾是跟朱棣站在統一戰線的。他也認為那幫只會吟詩作對,寫些八股文章的學子應該經受一下這樣的磨練,才能真正瞭解國計民生,真正體察民情,以後上任才能夠真正為國盡忠,為民請命。
於是,在他們的堅持下,方孝孺也只能繼續看著自己那幫可愛的學生遭受“折磨”。
很快到了年尾,朱棣終於將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實習”了一遍的學子們召了回來,在文華殿再次進行了一次考核。而這一次,這些學子們在談到國計民生的問題時,跟以前大不一樣,簡直就是脫胎換骨。經過了強而有力的訓練,也見到了社會最底層的民工,更瞭解了天下百姓的生活。說話的時候所引據的也不再是什麼古籍經典,而是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他們能夠清楚的知道百姓需要什麼,朝廷應該怎麼做,而自己如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