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3部分

整一條戰線上疲於奔命、幾近滅亡,後來雖然明王殿下用火器取得襄陽之戰大捷,然後北伐收復諸多失地,但是這一切都應該歸根於大明將士作戰之英勇無畏和火器的犀利,並不是因為忽必烈自己的無能和懦弱,也就是說,忽必烈,依舊是原來那個不能讓人掉以輕心的忽必烈,不知道諸位以為如何?”

文天祥等人心中猛地一驚,大宗正此時站出來說了這麼一番話,是為了什麼,而他的意思,是不是當初明王殿下南巡的時候留下來的吩咐?畢竟對於葉應武來說,最值得信賴和親近的人,還是自家爹爹,所以他要是有什麼囑咐或者密旨的話,自然交給葉夢鼎最為妥當。

畢竟蒙古韃子是不是真的會惹是生非,在葉應武南巡之前也不過是大家的猜測和推想,並不肯定,所以葉應武也沒有必要為了這件事而弄得本來就忙碌的朝廷上下雞飛狗跳。

“大宗正以為?”陸秀夫等人抬頭看向葉夢鼎。

“我大明不應被驕傲和勝利矇蔽了雙眼,”葉夢鼎沉聲說道,“前線進軍,應當步步為營,並且距離南京較遠之川蜀、荊湖各軍,全部退回來不可輕舉妄動。另外不要等著蒙古韃子找上門來,現在就派人出使蒙古,詰責他們背信棄義,話說的越難聽、道理講的越透徹越好。”

文天祥沉默了片刻,緩緩點頭:“大宗正所言極是,蒙古韃子既然想要挑事,必然不會虎頭蛇尾,忽必烈留了後手,就要看是什麼樣的後手了。現在敵暗我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草驚蛇!”

葉夢鼎嗯了一聲,目光投向大殿之外,不管忽必烈留了什麼樣的後手、灑下什麼樣的魚餌,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在沒有看穿他的手腕之前,前線不要出什麼意外。

——————————————————…

“蒙古韃子這個時候惹是生非,意料之中罷了。”葉應武隨手將奏章放下,“文宋瑞他們要是連這個都應付不了,那朕可就枉費心思將整個大明的朝政託付給他們了。”

並沒有在意奏章上有些急迫的話語,葉應武看著展現在眼前的真臘土地,長長呼了一口氣,忍不住伸了一個懶腰,彷彿中原如火如荼的大戰和八百里烽煙與他半點兒關係都沒有。

“殿下,難道咱們不急著回去?”梁炎午上前一步,有些詫異的說道。

葉應武回頭看了一眼桌案上的奏章:“回去?恐怕現在忽必烈巴不得朕抓緊回去呢,他想要讓朕做什麼,朕為什麼要遂了他的心意!”

梁炎午一時語塞,不過還是斟酌說道:“可是殿下,畢竟蒙古······”

轉身拍了拍梁炎午的肩膀,葉應武淡淡說道:“逸軒,放心好了,給忽必烈一百個膽子,這個時候也不敢真的和咱們大打出手,他不過也是想要試探一下大明的態度,並且想要讓大明的目光不要總是放在南洋,畢竟南洋的重要性你我明白,忽必烈也同樣明白。”

伸手指著那奏章,葉應武接著說道:“這樣,你回覆文宋瑞,各部緩慢進軍即可,派遣使者前去和蒙古韃子交涉最為妥當,但是無須示弱,更不能主動求和,讓蒙古韃子給予大明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使者甚至可以以兩國全面開戰作為威脅。”

“殿下,真的全面開戰,大明可······”梁炎午頓時詫異的脫口而出。

葉應武擺了擺手,輕笑一聲:“大明打不起,難道蒙古韃子就打得起了?逸軒,蒙古韃子沒有你想象中那樣三頭六臂、難以戰勝,他們也是人,也是大明的手下敗將,更何況錦衣衛受到重創,也只是在陳州一處,整個河南河北有什麼風吹草動,我們不還是瞭如指掌?”

梁炎午點了點頭:“那殿下接下來······”

“在渤泥審訊那兩個真臘使者,也沒有問出什麼有用的東西,不過是從伊爾汗國來的工匠,換了多種刑罰也問不出來別的,估計他們也是奉命而來,對於上頭的意思不清楚,所以朕到這真臘走一遭,就是為了弄清楚,蒙古韃子到底給了真臘什麼好處,能夠讓真臘死心塌地的和大明作對。”葉應武眯著眼看向山坡下的水田。

“啟稟殿下,真臘國主已經開城投降,真臘敗了。”一名傳令兵快步而來,見到葉應武急忙拱手行禮,“現在神衛軍和宣武軍會師城下,幾位將軍恭候殿下移駕。”

“這幾個傢伙倒是手腳麻利。”葉應武輕笑一聲,“對了,張尚書什麼時候來真臘,某倒是很想問問他的意見。”(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五章 孤影入陳州(上)

ps:身後國家的強大是一個人可以昂首挺胸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