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4部分

往都會選擇這兩個地方,包括著名的蘇軾蘇東坡,就曾經在惠州、崖州之間輾轉,稱得上是顛沛流離。可是等到建炎南渡之後,朝廷中心落在臨安,逐步南移,原本被視為蠻煙瘴雨之地的嶺南,也逐漸的人煙稠密。

且自南宋以來,朝堂之上都是大臣擅權,已經很難看到像北宋那樣兩黨相爭、不分彼此的境況了,而且朝堂之爭也是變得更加殘酷,秦檜、韓侘胄、丁大全、賈似道,無論忠奸,倒臺之後都是直接被殺,更無流放之說。

所以現在梁炎午提出來流放,卻是忘了整個大明,找不出來流放之地。

“殿下以為大理如何?”一名年輕幕僚霍然站起來,有些激動的說道,“大理是大明剛剛收復之領土,尚且荒蠻偏僻,不如就把這些人發配到大理墾荒,也算是為我大明鞏固國土。”

葉應武沉默了片刻,沉聲說道:“某想要的,是這幾百個人的勞力,大理固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從大理到泉州,有千里之遙,人流放到大理,還能剩下幾個?何談鞏固國土?”

幾名幕僚頓時沉默了,大明各處州府不能安置,遠遠的也不能流放,這不是讓人為難麼,總不能真的殺了蒲元甲九族吧。

而梁炎午似乎明白過來,看向葉應武:“殿下的意思是······把蒲家流放南洋?”

葉應武輕笑一聲:“不只是蒲家,還有之後大明所有應當流放之人,最合適的流放之處,便是這南洋!”

年輕的幕僚們臉上都是流露出驚訝和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