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武的背影,王進和唐震對視一眼,輕輕呼了一口氣。
殿下還真是好手段、好算計,自己終究還是看不到他那麼遠啊!(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六章 酒不醉人醉
蒙古至元四年元月,海都在欽察召開窩闊臺、欽察、察合臺三大汗國蒙古宗親大會,公開抨擊指責忽必烈錯誤的將目光放在並不適合騎兵征戰的南方,從而導致蒙古各部元氣大傷,也動搖了蒙古在中原和燕雲統治的根基。緊接著,三大汗國達成同盟,同時向蒙古本部和一直站在忽必烈這一邊的伊爾汗國宣戰!
蒙古內戰,在世人驚愕的目光當中爆發。
至於這後面到底有沒有大明的身影,成為了歷史上的懸案,因為無論如何,大明肯定是獲益最多的一方。
也正是因為蒙古內戰的爆發,所以忽必烈下令正在進攻京兆府的那木罕撤退,奈何蒙古撤退之訊息被明軍斥候發現,旋即明軍全面出擊,蒙古大敗,八萬大軍只有萬餘騎兵撤退回草原,其餘全軍覆沒。之後蒙古和大明心照不宣的全面停戰,在雙方既有的控制線兩側****傷口。
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就此以大明的慘勝而落下帷幕。
後來史書對於一個小小明軍斥候在此戰中的重要作用做了詳細描述,那個按理說應該消散於茫茫人海的斥候老童,也因此被歷史學家津津樂道。當說到他的時候,人們往往評價——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他撬動的,不只是一場戰役的勝負,而是一個帝國的興亡。
沒有人敢於去想象,如果沒有老童拼著命前去給禁衛軍報信,或者說他直接倒在這條路上某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那麼整個戰局會變成什麼樣子。更沒有人想要去想象,如果當時吳楚材不信任老童,下令將他捉拿回臨潼審問,又或者蒙古調集一支更強大的騎兵隊伍守在東門外,這轉瞬之間天翻地覆的大戰,又是什麼樣的結果。
因為歷史本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偶然匯聚在一起而組成的必然。
沒有可是,也沒有如果,就是這樣一次次偶然,將明軍送上了關中之戰勝利者的寶座。如果真的想要找出來一個理由來描述這個幾乎是出乎意料落在明軍手裡的勝利,那恐怕就只有“造化弄人”可以形容了。
只不過在關中父老百姓、在所有參加這一場最後血戰的將士們眼中,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個生動形象的詞彙可以拿來描述。
天命所歸!
他們追隨的明王殿下,就是上天的寵兒。也正是因為天命在此,所以一次一次葉應武都能在亂軍當中橫衝直撞,偏偏又可化險為夷。此戰之後,將士和百姓們看向葉應武的目光,在一如既往地崇敬之中又多了難以描述的迷信和崇拜。
他們堅信,明王殿下手指之處,就是上天怒火傾瀉的地方。
他們也相信,赤色龍旗迎風飄舞的方向,就是勝利所在的方向。
實際上要真的說起來為什麼勝利,葉應武更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作為從後世來的穿越者,雖然曾經有過那一段在混沌之中就連他自己也沒有辦法描述清楚的與洪荒的短暫交談,但是實際上葉應武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唯物主義者。
葉應武很清楚,除了老童及時趕到報信這個巧合之外,還有幾個更重要的原因。神策軍能夠在蒙古大軍圍攻的情況下依舊死守城池,有若磐石一樣的防禦對於蒙古軍隊計程車氣是很大的打擊,這也間接導致了後面亂起,蒙古大軍直接作鳥獸散,根本沒有鬥志。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海都在蒙古後方掀動的風潮,已經危及到忽必烈蒙古本部的生死存亡,畢竟歷史上海都作亂是在忽必烈平定了南宋之後,從而讓忽必烈可以輕鬆的調動各路人馬,直接橫掃過去。可是現在蒙古主力已經在這幾年高強度且連綿不斷的大戰中損耗殆盡,甚至這一次大戰更是忽必烈咬著牙抽調西線守軍南下才能夠發起的。
所以和歷史上相比,忽必烈手中的可用之兵已經寥寥無幾,所以他迫切需要關中的蒙古主力北上,當然了茫茫草原並不需要步卒,所以忽必烈真正想要依仗的還是那木罕手中的萬餘騎兵。
只要這些騎兵保住了,其他的都好說。
所以葉應武甚至猜測,就算是沒有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戰,最後那木罕也很有可能撇下步卒,率領騎兵加急北上,任由這些留下的步卒被明軍的步騎追趕、分割、包圍,最後消失在關中高低起伏的原野上。
這一場勝利,根本不是絕對的巧合和命運的眷顧。
而是蒙古自己起火的後方,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