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8部分

自己誇下海口了,畢竟這種東西還是需要多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可是葉應武來到這個時代,多數都是妻妾伺候他,還從來沒有給誰梳過頭髮。

旁邊的趙雲舒和瓊鸞也是來了興致,紛紛湊上前,一副要看葉應武笑話的樣子。而葉應武搗鼓了半天,弄得不倫不類的,也只能尷尬的一把抽出所有簪子和金釵,看的惠娘忍不住咯咯直笑。

“這有什麼好笑的。”臉上掛不住的皇上冷笑一聲。

大老爺們能夠叫得出來名字就不錯了,還指望著能夠真梳起來?

畢竟葉應武對於自己的要求也就是這麼高。

瓊鸞輕笑著推開葉應武,伸手攬起一把秀髮,小心的幫著惠娘梳頭,而葉應武無奈的後退一步,目光卻是落在後面巧笑倩兮的趙雲舒身上。

“看什麼看?”舒兒揚起頭,一副鄙夷的樣子。

猛的一把將佳人拽進懷裡,葉應武湊過去低聲說道:“不知道舒兒有沒有聽說,這閨房之中,還有勝過畫眉、梳頭的樂趣?”

“大白天的你想做什麼!”趙雲舒頓時想要掙脫。

“大白天咱們做的也不少。”葉應武義正言辭的反駁,伸手勾住她的腿彎,徑直將人橫抱起來,向著不遠處的床榻走去,“某說了,咱們再這折騰一會兒,就可以睡午覺了。君子一言,快馬一鞭,更何況是堂堂天子!”

惠娘打量著銅鏡中俏麗的容顏,剛想要說什麼,便聽見屏風後面傳來一聲低沉卻分外誘人的呻吟。頓時惠娘和瓊鸞面面相覷。

這一會兒功夫,兩個人就天雷勾動地火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四章 成王敗寇否

“這是陛下從宿州送回來的批示。”陸秀夫手裡面拿著奏摺大步走進來,臉上帶著濃濃的不解,“宋瑞你們先看看吧。”

文天祥和蘇劉義正站在桌案前低聲交談著,而在他們兩個的身邊刑部尚書夏士林正畢恭畢敬的站著。六部尚書當中,大多數不是葉應武的心腹(入戶部尚書謝枋得)就是葉應武的長輩(如工部尚書),其中前宋官員留任,而且和葉應武在之前沒有任何交集的,也就只有夏士林自己了。

夏士林雖然並非什麼青史留名之輩,但是畢竟擔當刑部尚書這個職位的時間不短,更是葉應武當時能夠找到的少有的幾個有刑部經驗的人。而刑部在政事堂的眼皮子底下,想要判出什麼冤假錯案也沒有那麼容易。更何況夏士林也是宋亡之後幾個最先向葉應武效忠的大臣,為了安撫其餘前宋官員,葉應武也必須把他作為標杆。

自大明開國以來,整個朝廷上都圍繞著北伐和南征團團轉,民間也在六扇門和當地州府的煽動下一心一意擁戴大明收復故土,甚至就連犯罪率都大大下降了。這也導致刑部除了配合兵部組成類似於後世軍事法庭的機構審判那些作戰不力的將領和士卒之外,實際上也是一個和禮部差不多的閒散衙門。

作為沒有什麼根基的前宋官員,夏士林身居高位自然是如履薄冰,這樣無所事事的仕途對他來說自然是求之不得。畢竟自己在那亂世當中咬著牙投靠葉應武,主要也不是為了一官半職,而是想要保住性命。現在身居高位,很有可能遭到其餘從龍早的葉應武親信官員的嫉妒和排擠,所以夏士林巴不得天下太平無事。

可是往往造化弄人,就當夏士林以為自己可能以這種懶散的狀態一直到告老還鄉的時候,這麼一場大案竟然說發生就發生了。當他今天早晨衣冠不整的倉皇跑到政事堂來的時候,才明白自己肩膀上的擔子有多重。

恐怕就連楊寶和楊風這兩個負責抓人的都不知道自己手下神衛軍和六扇門在這一天晚上抓了多少人,朝廷的刑部大牢、兵部軍牢、六扇門詔獄和皇城天牢全都人滿為患,甚至一些叛賊家屬不得不暫時關押在城內幾處兵營當中。而且這些很多在傾盆的暴雨當中被抓起來的人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獲罪,基本上各處大牢之中都是哀嚎聲震天動地,使得獄卒都不敢輕易的走進去。

按照六扇門和神衛軍提交的報告,至少應該有兩千人入獄,其中有一千人和叛賊有著直接的親屬聯絡或者從犯關係,還有五百人是直接參與叛亂的人,這五百人包括吳革、趙尹甫和尤宣撫在內,全部關押在天牢當中,這裡內有禁衛軍、外有神衛軍層層防衛,最精銳的弓弩隊、火銃隊全部佈置在外圍,就算是神仙也救不出來人。

而現在需要刑部尚書夏士林頭疼的,便是怎麼給這兩千人定罪。再怎麼說也是兩千條性命,或許換到戰場上,只是一場大戰雙方戰死的人數,但是在這承平的帝都,一旦讓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