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傢伙兒誰不是走過去的,這馬啊小人早就騎得彆扭了!”

葉應武再沒有看其他人一眼,和小陽子一前一後率先向著長長的佇列走去。而章誠和江鐵等人無奈苦笑一聲,這個時候誰都沒有本事能夠讓使君回心轉意。

不遠處,隨著葉應武一聲令下,原本緩慢的佇列也是驟然加速。(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一章 變生肘腋最難防(上)

宋,鎮江府。

鎮江三山,自西向東為金山、北固山、焦山,三山環抱北固灣。而最東面的焦山和最西面的金山都是浮於大江之上,焦山更是有“江中浮玉”的美稱。

金山和焦山扼守大江咽喉,也將鎮江府水師的戰船遮擋住,即使在北岸也看不清北固灣中的情況。自從趙文義知鎮江府之後,配合著蘇劉義和張世傑在鎮江各處大興土木。

三山之上都是營寨林立,甚至勝於北面揚州。焦山作為鎮江西面大江上的咽喉,自然也是重中之重。沿著並不算大的山體,一層一層的營寨堡壘已經有了雛形,大江上更是鎮江府水師戰船來來往往,一來熟悉水性,二來向島上運輸修築堡壘的材料。

憑藉著鎮江府三山,無論是水上張順還是陸上蘇劉義,都有信心將整個大江攔腰折斷。

一葉扁舟悠悠,分開浪濤。雖然在眾多來往的船隻中,這一葉扁舟很是不起眼,但是那一面在船頭上高高飄揚著的“蘇”字戰旗就讓江上不少船隻主動避讓。

整個鎮江府,除了鎮海軍四廂都指揮使蘇劉義,還真沒有別的姓蘇的將軍。

小船如飛,很快就靠上了焦山碼頭。雖然焦山各處還在緊張的修築,但是至少碼頭等處都已經有了樣子。站在碼頭上的正是鎮海軍四廂都虞候張世傑和鎮江府水師都統張順,甚至還有另外兩道身影,鎮江府知府趙文義和通判郭昶。

此時趙文義和這麼多葉應武的心腹將領站在一起,已經能夠說明這個曾經一直被架空的隆興府知府,終於還是倒向了葉應武,真正開始履行他做為鎮江府知府的職責。

“任忠(蘇劉義的字)兄來的何其晚也?”張世傑站在碼頭上忍不住打趣道。

蘇劉義苦笑一聲。徑直從小船跳上碼頭:“某將今天的事宜安排了一下,畢竟鎮海軍新建,事情未免多了一些。這一次諸位都是匆匆忙忙的趕過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張世傑並沒有想要回答的意思,而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蘇劉義心中一緊,張世傑不在這裡說。自然也是害怕人多流露了風聲。這一次張世傑讓自己上焦山說是有要事相商,蘇劉義還以為是焦山營寨修築的問題,所以輕裝簡從就趕了過來,卻沒有想到整個鎮江府的重要文武幾人都在此處。

這是蘇劉義始料不及的,說明這一次肯定不只是鎮江府一方的事情了。而能夠讓張世傑這麼鄭重把人都請過來,唯一的原因就是西面天武軍出事了。而且讓蘇劉義奇怪的是,站在張世傑身後還有一個人,只是穿著一身再簡樸不過的灰袍,卻有一種沉穩的氣概在其中。最讓蘇劉義奇怪的是,這個人自己從未見過,作為鎮海軍四廂都指揮使,這不應該的。

除非張世傑一直刻意瞞著自己。

“這位兄臺是?”蘇劉義忍不住看向那名灰衣男子。

“夷洲島屯駐大兵都統制,李嘆。”灰衣男子微笑著拱手說道。

夷洲島?!蘇劉義一驚,不過他畢竟出自是詩書世家(蘇軾後代),對於這些今古稱呼還是很清楚的,當即就反應過來。夷洲島不過就是毗羅耶島在三國兩晉前後的稱呼,一直在和“流求”這個稱呼並用。只不過進入宋朝之後方才逐漸被人稱呼為“毗羅耶”。

不過無論如何,這座島據蘇劉義所知,不過就是一座荒島而已,只是不知道這位李嘆自稱“夷洲島屯駐大兵都統制”,是想要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還是確確實實就是夷洲島上人。

蘇劉義驚奇。身邊的趙文義表情自然也很是古怪,不過在場的其他人,張順的哥哥張貴就在夷洲島,所以這對於他來說並不是秘密,而郭昶負責錦衣衛和六扇門的訊息來往、張世傑當初也是負責水師排程。他們兩個知道自然必然的。

只不過這一次李嘆在鎮江府文武面前公然亮相,說明夷洲島這個秘密葉應武已經不打算在天武軍內部隱藏下去了。

不過李嘆並沒有接著說話,蘇劉義和趙文義也很識趣的不追問。

幾個人都是有些尷尬的沉默,片刻之後就走入了焦山山腳下的議事堂。剛剛邁過門檻,張世傑便微微皺眉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