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能怪我。”
“現在,琴兒真是什麼都說,越來越管不住了。”葉應武翻了翻白眼。
“你怎麼知道是琴兒姊姊說的?”惠娘頓時吃了一驚。
葉應武掐了掐她的小臉蛋:“後宮之中知道某這些光輝歷史的也就只有在臨安待過的人,畢竟某的名號再響亮也不可能頂風臭十里,整個江南都耳熟能詳。算起來後宮之中也就只有你琴兒姊姊、絮娘姊姊和舒兒姊姊是臨安人士,而絮娘剛才讓你自己否定了,舒兒從小未曾出過深宮,所以也不可能知道,就只剩下琴兒了。”
惠娘張了張嘴,只能無可奈何的學著葉應武的樣子聳了聳肩。
而葉應武卻並沒有想要責怪她撒謊的意思,挺直腰桿看著煙雨籠罩中的十里秦淮,笑著說道:“其實你剛才說錯了,當時臨安三十六花街柳巷的淨街虎,可不只有某一個。”
話音未落,一道身影已經從畫舫上走下來,迎上葉應武:“臣參見官家。”
葉應武走上前笑著攙扶他起來。
這年輕的男子看上去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再普通不過。然而在場的吳楚材、小陽子等人都下意識的微微後退一步。
站在葉應武面前的正是章誠,當時臨安淨街虎之中同樣重中之重的一個傢伙,後來天武軍右廂的都指揮使,可以說是現在鎮海軍的最初締造者。只不過因為轉為統帶錦衣衛,而逐漸從第一線隱藏了身影。
面對未來的北伐大戰,大明六扇門和錦衣衛的中樞都可以說傾巢出動了。郭昶在東北,馬廷佑在西域,甚至就連一手創辦六扇門和錦衣衛的楊老統領都親自坐鎮河西,所以整個六扇門和錦衣衛最初的幾名統領,就只剩下章誠一個人了。
因為章誠的爹爹章鑑現在還是大明的工部尚書,主掌大明這個不可或缺的部門,再加上章鑑三朝元老的資歷,所以朝野之間都喜歡尊稱其為“章老相公”,相應的章誠就只能在自己的稱呼面前加個“小”字,被官員們稱呼為“章小相公”。
章鑑是三朝元老,年事已高,按理說應該可以致仕了。葉應武堅持讓老人留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藉助老人之力帶一帶郭守敬和陳元靚。畢竟這兩人是工匠和書生出身,雖然在工匠技巧上可以稱之為獨步天下,但是歸根結底工部還是需要官員的,如果在兩人沒有絲毫經驗的情況下貿然主掌工部,很有可能引起混亂,所以無奈之下葉應武也只能請章鑑出任工部尚書,以培養郭守敬和陳元靚作為工部尚書的接班人。
對於葉應武的請求,章鑑並沒有拒絕,甚至對於官職並不高的公佈上述也沒有提出異議。這個歷史上實際最後官居丞相的老人,依舊在尚書的位置上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有章鑑的坐鎮,工部很快就發展成為大明功勳卓著的部門,因為工部及時研製出的火銃和火炮大量應用,大明能夠在之前的冬天反擊戰中站穩腳跟,並且趁機發動大規模反擊,直接收復河洛、山東,並且再一次在關中大破蒙古軍。
章鑑在朝野上一直是見慣大風浪的溫和沉穩模樣,也正是因為他這個性格,工部郭守敬和陳元靚才能夠放開手腳。做對了陛下自然會嘉獎他們,做錯了這天也還有章老相公頂著。所以章鑑雖然並沒有多做什麼,但是卻是整個工部甚至朝廷上下文武百官最敬佩的人之一。
而章誠在朝野中的形象似乎和他爹爹不太一樣,畢竟他主掌的六扇門主要在於隱秘上。所以章誠被貼上的標籤,更多的是“神神秘秘”、“雷厲風行”等等,甚至很多後來提拔上來的官員根本沒有見過這位六扇門的大統領。更何況六扇門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暗中監視文武百官,所以在百官那裡自然也沒有什麼好印象。
再加上六扇門在配合御史臺掃蕩貪官汙吏上從來沒有留過情面,就算是討饒直接送到葉應武案頭,章誠都沒有皺過眉,先把人抓起來再說。反正御史臺確定了你的罪行,或多或少都有其理由,那就抓不錯人。
因為六扇門在章誠指揮下的大力配合,御史臺雖然沒有幾次大動作,但是每一次都是足夠讓整個官場抖三抖。現在實際上已經代替監察御史王爚主掌御史臺的左都御史陳宜中,也和章誠一起被戲稱為“黑白無常”。
章鑑的和藹穩重和章誠的雷厲風行,使得人們提起章老相公都連連稱讚,提到章小相公都一起打寒戰。這也形成了朝野上下奇特的一道風景。
但是隻有葉應武才明白,實際上章誠的性格就是遺傳自他爹爹。在另外一個時空中,章鑑也是和賈似道拍桌子的存在。只不過因為現在有了葉應武及早將賈似道踹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