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6部分

也面向那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

——————————————————

博州以北,臨清(作者按:今臨清市西臨西縣)。

臨清坐落在運河邊上,向北直通幽州的運河就從城外奔流而過。幾百年前這條象徵著隋唐極盛的運河上,曾經白帆來往,熱鬧非凡,沿著運河建立的繁榮城鎮和大大小小的船閘碼頭,更是那一段商貿繁榮歷史的象徵。

只不過後來隨著宋遼對峙,抵達幽州的北運河被兩國各自佔據一半,這也使得整條運河徹底失去了其作用,在這三百年中逐漸淤塞。在沒有被葉應武改的面目全非的那一段歷史上,郭守敬主持的運河清淤工作實際上已經不亞於重新開鑿一條運河。

現在站在臨清城上看城外的運河,已經只剩下一道溝壑,涓涓細流甚至還沒有辦法沒過腳脖,又有誰能想象,這裡曾經是南北的大動脈,曾經是一個偌大帝國繁榮極致的象徵?

整個臨清城現在已經亂作一團,一隊隊蒙古騎兵慌亂的從大街上跑過。原本還能看到稀疏人影的大街上,已經冷冷清清、空無一人,只有來往的蒙古步騎的身影和馬蹄、戰靴踏動地面的聲音。

臨清城本來就是前線城鎮,在臨清南側的博州一帶大明兩淮軍、天武軍的哨騎時常和蒙古哨騎打得多熱,所以臨清城中實際上早就沒有多少北地漢人還居住了,有一部分被蒙古人強行徵發作為壯丁,還有一部分則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