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9部分

來,單膝跪地鄭重的捧著花名冊遞到王安節的面前:“爹爹,此為兩淮軍第一旅全體將士之花名冊,還望爹爹能夠按照花名冊撫卹戰死將士、為剩下的弟兄們請功!”

長長嘆了一口氣,王安節伸出手接過來花名冊,實際上這一個冊子為了攜帶方便,使用的紙張很單薄,所以並不重,但是王安節捧在手中,頓時有重若千鈞的感覺。

因為這薄薄的花名冊上,每一個名字都曾經鮮活,每一個名字都能夠象徵倒在這裡的一道身影。他們或許已經流盡鮮血,倒在某一個角落;他們或許已經引爆了火蒺藜和蒙古韃子同歸於盡,以至於找不到半片衣衫。但是他們的靈魂似乎從未逝去,一直附著在這花名冊上。

王安節的聲音有些嘶啞,不過卻還是朗聲說道:“某王安節,在此立下誓言,每一個戰死的將士,都不會白白犧牲,你們的鮮血,不會白流,大明付出的代價,蒙古韃子要加倍償還!”

——————————————————————

大明永樂二年,元月初六。

持續了多天的風雪剛剛平息,整個南京城都沉睡在瑟瑟寒風當中。古人以正月十五作為整個新年的結束,所以在正月十五之前,官員除非有緊急事務,所以一直都是休沐的,大明延承前朝制度,亦是如此。官員不出門,各個府邸實際上也都處於大門緊閉的狀態,沒有這些達官貴人拉動商貿,整個街道上本來開門就不多的幾家商鋪,也沒有多少人影,平添幾分淒冷寂寞,恰恰和滿地的爆竹碎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這距離正月十五還有很多天的日子裡,大多數人都直接選擇縮在溫暖的被窩中享受一年到頭少有的長假。

不過昨天從皇宮中發下來的聖旨,卻是讓整個南京為之震動。陛下下旨提前召開年後第一次朝會,雖然並不是大朝會,需要整個京畿的官員都屁顛屁顛的到大殿下面候著,但是作為整個大明王朝中高層領導者的政事堂三位相公、六部尚書侍郎、翰林院和學士院的大學士、御史臺監察御史和都御史甚至還有資政殿幕僚,必須全部到場,可謂是濟濟一堂。

寒冷的冬天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煎熬,翰林院大學士劉辰翁一邊搓著手哈熱氣,一邊看向旁邊的兵部尚書張世傑:“張相公,敢問是什麼潑天的大事,竟然讓陛下在大年初六就召開朝會?”

張世傑笑著說道:“劉相公怎麼就一口咬定某知道?”

旁邊一向和劉辰翁同進退的學士院大學士鄧光薦不由得輕笑一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這種大事,每年都有固定的時候,而且翰林院和學士院也會參與其中,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既然不是祭祀這裡的事,那便是哪裡又爆發了戰爭。”

頓時張世傑無奈的翻了翻白眼,沉聲說道:“山東行省受到雪災,這件事想必兩位也有所耳聞,蒙古韃子在這期間想要趁火打劫,不過被兩淮軍擊退了,因為此事屬於邊境衝突,陛下也沒有打算趁機發動大規模北伐,所以並沒有對外公開。想來陛下也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召開朝會。”

劉辰翁和鄧光薦點了點頭,這些邊境衝突對於大明來說還真的沒有到召開大朝會興師動眾的地步,所以陛下此次必有其他目的。就當兩人和張世傑低語的時候,前面傳來一聲呼喊,葉應武在兩名婢女的簇擁下緩緩走上龍椅,數日不見陛下的威嚴似乎更添幾分。

尤其是葉應武去年從河洛回來就已經臨近年底,所以只是穿常服依次接見了這些主要官員,並沒有召開大朝會,所以大家算起來也有半年多沒有見過身穿朝服、頭戴冠冕的皇帝陛下了。

當下裡一眾大臣都不敢和陛下直視,在文天祥的帶領下躬身行禮。

“諸位愛卿平身。”葉應武一絲不苟的回答,緊接著沒有絲毫停留開口說道,“合蔡鎮一戰,兩淮軍第一旅近乎全軍覆沒,兩淮軍已去四分之一,可以說是元氣大傷,而山東行省在此次戰火和雪災當中,百姓多有損失、拖家帶口流亡者眾。山東行省作為大明在河北的唯一一個行省,也是直面向蒙古韃子的行省,絕對不能有這麼大的動盪,所以政事堂和戶部、工部擬定的賑災重建計劃,下面各部務必要全力配合。”

下面的官員們雖然不是很清楚葉應武為什麼開門見山就直接下達自己對於山東行省賑災的指示,不過大家身在高位,眼界也比別人寬廣,自然明白山東行省的重要性,更很清楚就算是掏空國庫,也必須要保證山東行省的穩定性,否則很可能威脅到的就是大明的安危。

“朕這一次在大年初六召集諸位,山東行省賑災是一個問題,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