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的向火光熊熊升騰的地方看去。
聲東擊西、調虎離山。
不管怎麼形容,明軍這一次達到目的了。他們的目的根本不是回回炮,而是這邊的火油營寨。城中明軍在蒙古的回回炮之下苦苦煎熬了兩天,終於逼迫蒙古使出火油這樣的壓軸武器,從而使得明軍最終選定自己的夜襲目標不是威脅更大的回回炮,而是會在城破之後將自己逼入絕路的火油。
更何況蒙古肯定會重兵防守回回炮所在的營寨,尤其是當明軍大張旗鼓進攻的時候,其餘地方的蒙古步騎也自然而然的會被抽調過去。到時候存放火油的營寨,反而會成為最好下手的目標。
這從明軍騎兵有如幽靈一般出現在這裡,就能夠看出來,蒙古到底抽掉了多少兵力前去支援回回炮所在營寨。
無數的黑色幽靈在月光下顯露出身影,就像是沐浴月光而出現的黑暗之神,他們舉起自己的兵刃,無聲無息的帶來最致命的死亡。當先的明軍騎兵微微一頓,當他的手臂再一次舉起的時候,一面赤色旗幟已經在天空中那一輪明月映襯下獵獵舞動。
大漠的風鼓動旗幟,無盡的沙丘襯托這一道道身影。
阿史那土門渾身上下已經冰涼。
在他的夢魘之中,大明軍隊往往是以涅槃鳳凰的架勢出現,永無盡頭的火海熊熊燃燒,數千數萬計程車卒邁動步伐向前,一面面赤色旗幟飄舞,如同在火海中展翅翱翔的鳳凰。
而現在的明軍騎兵,以另外一種令人可怖的氣勢出現。
黑暗中的利刃,往往沒有任何聲響,卻總能置人於死地。
阿史那土門麾下計程車卒,在這突如其來的襲擊之中紛亂逃竄。而緊緊跟著阿史那土門的那名什長也擔憂的抬頭看向自己一直追隨的人。
緩緩抽出的刀重新回到刀鞘中,阿史那土門小心摘下來佩刀,在周圍人驚愕的目光之中緩步走到營寨門口。一名明軍將領一下子拽住戰馬,手中的馬槊反射著點點月光,帶著寒意直指近在咫尺的阿史那土門。
阿史那土門直接跪倒在地,低著頭舉起了自己的佩刀,一言不發。
那名明軍將領顯然也是怔住了,不過旋即冷笑一聲,他身邊計程車卒已經將無數火把扔進了營寨之中。
阿史那土門身後的那名什長沉吟片刻之後,同樣跪倒在地。
周圍的蒙古士卒再也沒有絲毫的猶豫,黑壓壓跪倒一片。
大火在此時一躍而起,轉瞬就將整個天地渲染成血紅顏色。(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三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
霍良雖然很不想接受眼前這名色目人都頭的投降,但是他別無選擇。
他身邊的騎兵,都是當初從紅柳河灘撤回來的將士,是親眼看著、經歷了那一場“可憐無定河邊骨”大戰的人。當時王進強行命令他們撤退,霍良哪怕是百般不願,也必須要接受這個任務,因為當時戰死在那無邊風雪中的弟兄們,需要有人來報仇。
好在王進最後還是被及時趕到的吐蕃援軍救了一條性命,否則霍良不敢想象自己將會怎樣憤怒,以至於甚至忍不住在剛才就直接將馬槊刺入那名色目人都頭的胸膛。
但是他不能做,無論從什麼方面來說都不能做。
大明現在需要一個蒙古人投降的楷模,更需要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整個河西之戰的勝利。而且神策軍現在也不能引起蒙古韃子的憤怒和抵抗意志,否則說不定援兵還沒有來,神策軍就已經在敦煌全軍盡墨了。一支鬥志越來越低的蒙古軍隊,才是現在神策軍最需要的。
而大量的敵人舉手投降,無疑是瓦解對方鬥志的不錯選擇。
心中彷彿有火焰在熊熊燃燒,霍良看了一眼跪在身前的色目人都頭,在西域呆的時間久了,藉助忽明忽暗的火光,他一眼就認出來這是一個突厥人。不得不感慨一句,多少年前,突厥人在大唐軍隊的旗幟之前跪地投降,多少年後大明軍隊再一次在這黃沙大漠大開殺戒,突厥人在威風了這麼久之後,再一次成為大明的臣服者。
數百年的屈辱,數百年的弱小,在這一刻已經煙消雲散。
甚至霍良都快忘了,自己是守城的一方,而蒙古韃子才是攻城者。
“帶下去!”霍良揮了揮手,就算是自己再不情願,也得保證這些色目人的安全。
十幾名騎兵前去押著俘虜回城,而其餘的騎兵再一次在霍良身邊聚集。
火油已經全部被點燃,熊熊大火一下子將整個營寨吞噬,甚至就連周圍的寨牆也都被火焰吞噬掉,就算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