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賈餘豐和賈餘慶只有一字之差。
既然來了,那邊走著瞧吧。葉應武暗暗想到,嘴角邊露出一絲冷笑,他並沒有掩飾自己此刻有些猙獰的面容,本來就已經勢不兩立了,不需要掩蓋濃濃的敵意和殺機了。
“既然如此,明日某便親自去一趟通山,見識見識這位賈知縣到底有什麼通天的本領。”葉應武冷聲說道,“到時便麻煩陸通判隨本官跑跑腿了,楊寶和江鐵帶著百戰都隨某前去。”
陸秀夫固然是站起來一拱手,楊寶和江鐵也騰地一聲整個身子就像是彈起來一樣,站得筆直:“末將遵令!”
想了想,葉應武又旋即吩咐:“江鎬、王進!”
“末將在!”
“率領本部人馬,駐紮通山縣北。”
“章誠、馬佑、郭昶!”
“末將在!”
“便請蘇將軍帶領他們三個鎮守永興縣,以防生變。”
見到葉應武有如行雲流水一般調動軍隊,張世傑和夏松對視一眼,默然不語。一場黃麻之戰讓葉應武更加決絕果斷,既然決定了要動手便義無反顧。
這一條命令下達,意味著天武軍的主力都已經壓到了南線,大江防線上兩淮水師的壓力無疑越來越大,不過好在現在夏天已經越來越近,再加上阿術剛剛折戟,以他謹慎的性格,絕對不會這麼快就率軍南下找場子。
見到張世傑的目光中同樣有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夏松什麼都沒有說,只是站起來,緩緩點頭。
第六十二章 南風漸起(下)
南風穿過廳堂,本來嫋嫋直上的水汽偏移了方向。
葉應武端起來茶杯,像模像樣的輕輕抿了一口,迎著灑進書房的陽光,這個剛剛登上興**知軍高位的二十歲年輕人,目光一直看著門外的樹木,若有所思。
剛才議事堂上擴軍和出兵之事同時決定,眾多將領急匆匆的回去整軍,而三名文官則不出意料聯袂而來。
文天祥就站在葉應武旁邊的桌子上,揮毫潑墨,片刻工夫就已經將給江南西路當道諸公的書信寫好,趁著墨跡未乾,文天祥又細細的端詳了兩遍,見到葉應武衝著他擺了擺手,便不再將書信遞給葉應武,一名百戰都的傳令兵已經在一旁等候了。
“速速送往隆興府安撫使衙門,不得有誤。”文天祥又叮囑了一聲,那傳令兵領命之後急匆匆的轉身離去。
陸秀夫和謝枋得一直沉默不語,只是將目光在看上去一點兒都不緊張的葉應武身上掃來掃去,似乎想要看出來這位年輕氣盛的使君做出擴軍兩萬五千和南下通山的命令,是否真的已經考慮得體。
葉應武卻似乎絲毫沒有注意到包括文天祥眼角的餘光在內,三名文官都在若有若無的盯著他,而是若無其事的再抿了一口茶,朗聲說道:“楊寶何在?”
站在門外的楊寶將三名文官的種種小動作看得一清二楚,知道這些將“文臣死諫”四個字作為座右銘的文官來到這裡是想要幹什麼,卻也只能硬著頭皮先進去。
葉應武彷彿這才意識到身邊還有三位才能出眾的文官,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陸秀夫和謝枋得,方才淡淡說道:“幾位仁兄都是學富五車之人,皇城司和走馬承受······”
葉應武還沒有說完,文天祥等人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臉色變得有些不太自然,而皇城司和走馬承受雖然在民間並沒有像明代錦衣衛那樣搞得家喻戶曉,但是楊寶這種老軍旅還是知道其中的內情的,尤其是走馬承受這種本來就用來監視他的上級將領的組織。
“某決定從此次黃麻之戰當中抽調一支精兵,組建屬於天武軍的打探哨報衙門。”葉應武語出驚人,下面無論楊寶還是三名文官,臉上的表情都有些呆滯,要知道皇城司和走馬承受這種型別的衙門機構應當是一個朝廷才應該擁有的,葉應武此舉豈不是等於在宣佈自立門戶?更何況這一個剛剛透過大戰聯絡在一起的小團體,仍然無比脆弱,不能在這個時候分出來相當一部分精力對付自己人。
似乎早已經料到他們是這種表情,葉應武苦笑一聲:“這個衙門一分為三,一個負責打北方蒙古的軍政情況,且命名為‘錦衣衛’,一個負責刺探朝廷政策,且命名為‘六扇門’,最後一個負責保護天武軍、兩淮水師和整個江南西路各州府官吏及其家眷,便直接擴大百戰都,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不是用來審查我們自己?三名文官面面相覷,還沒有想到這種臭名昭著的衙門卻是對外的,當下裡也只能緩緩點頭。而楊寶更是喜出望外,他總領這個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