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精密的殺人儀器,依舊好不停歇的向南方不斷的衝鋒、衝鋒、再衝鋒。

在這無休無止的黑色浪潮中,亞歐大陸上無數的強國折戟沉沙,倒也不能算是怪事了。

而且更令人恐懼的是,這沒有盡頭的黑色浪潮,並不只是依靠人命去堆砌,每一名蒙古士卒的單兵作戰能力在亞歐大陸上也都是個中翹楚,即使是和他們捉對廝殺,除了向安吉軍中少有的一些百戰老卒,很少有人能夠占上便宜,更不用說將其斬殺了。

對於葉應武的這句評論,蘇劉義淡淡一笑,不可置否。在他的征戰生涯中,又不知道有多少次,宋軍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依舊難以取勝的戰鬥也不在少數。今天能夠死裡逃生,已經算是老天爺保佑了,哪裡還敢祈求些什麼。

發現對手並沒有逃跑,蒙古騎兵也不再繼續衝鋒,而是遠遠地和宋軍大陣保持距離,而且不斷動用號角和後方的隊伍取得聯絡。雙方就這樣靜靜的對峙著,彷彿都在尋找著對方的致命點。

在這寂靜當中,除了絲絲縷縷的風聲,只有那號角聲長鳴著,分外的孤寂,分外的蒼涼。

“安吉軍都撤入城中了嗎?”葉應武突然想起來什麼,問身邊的陸秀夫。

陸秀夫表面上看起來英姿颯爽,實際後背衣衫都已經溼透,如果不是張順帶領著這五百“準”天武軍及時趕到,恐怕今日的場面更難以收拾了。聽到葉應武發問,陸秀夫愣了良久,方才回過神來,下意識的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卻是答非所問:

“老天爺算是開眼,這一次沒有保佑那些蒙古韃子。”

號角聲再一次響起,幾人便不再交談,而是靜靜的將目光投向前方佇立在那裡紋絲不動的蒙古騎兵。那黑壓壓的軍陣陳列著,雖然隔著數百丈,卻依然像一塊大石壓在每一個人的胸腔裡。

那像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可能墜落。

第四十四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

蒙古騎兵整齊地在並不寬敞的官道上排列,一排又一排,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盡頭。或許是不屑一顧,又或許是不想在短項上和宋軍比拼,甚至沒有蒙古士卒跳下馬佔據兩側山坡的制高點,雖然那裡依舊要比那道山岔矮一些,看不穿宋軍的真實目的,但是至少軍隊潰敗的時候扼守住高處可以有效地阻擊追兵。

仰頭進攻這種事情,對於安吉軍來說或許還能勝任,若是換成普通的地方廂軍,可能十多名蒙古士卒守在上面居高臨下,就可以讓數百名地方廂軍望而卻步。

可是蒙古人並沒有這麼做,他們只是目光冰冷的注視著前面的宋軍方陣,與其說是在打量對手,不如說是在打量獵物。對於他們來說,發現宋軍的援兵和發現獵物又肥大了一圈沒有什麼區別,反而會更可口一些也說不定。

號角聲再一次響起,在空曠的山間顯得分外刺耳。

一層又一層如同黑色波浪般的蒙古騎兵向兩側散開,整齊、冰冷,彷彿是一臺開始運轉的精密儀器。從這黑壓壓的佇列中走出來三人,都是騎著蒙古矮腳馬中少見的高頭大馬,兩側護衛打扮得都是一身整齊盔甲,這在蒙古騎兵當中是不多見的,而中間那人更是亮銀戰甲,紅色披風,手中握著的也是鑲金佩玉的寶劍,拿來示威效果遠遠大於殺敵,真正用來殺敵的馬刀卻只是隨意的掛在一側。

那人撇開身邊的護衛,徑直縱馬上前,一雙眼睛有意無意的眯縫著,打量站在前方不遠出的幾人,那身上帶著鮮血、目光炯炯的不用說便是安吉軍都指揮使蘇劉義,而站在他左右兩側的,一個是器宇軒昂的中年男子,身上卻出乎意料的是文官打扮,另一個更是年輕的有些過分,眉毛也是很自然的上挑,眉宇之間流露出來的盡是飛揚跋扈和不屑一顧之氣。

站在他們身後的安吉軍士卒基本人人帶血,但是沒有一個人彎腰,都是直挺挺的杵在那裡,一股股殺氣即使隔著很遠都能夠感受出來。反倒是站在他們的身後和一側山岔上那些衣甲鮮明計程車卒,雖然隔著盾牌看不清楚,但是從其並不嚴整的隊形和或舉起、或放下的手中弓弩來看,應該只是一些缺乏訓練的地方廂軍。

反倒是再往後坐在高頭大馬上的宋軍當中很少見的騎兵,在如此場面之中依舊沉默著像一道難以跨越的鋼鐵之牆,雖然現在看估計擋不住蒙古騎兵的碾壓,但是隻要給予其充足的時間,再加上宋朝先進的武器裝備,說不定也會成為一支少有的強軍。

更令人擔憂的是,宋軍無論騎兵步卒,身上裝配的都是貨真價實的鐵甲,而不是那些一遇到雨或者火就半點兒用不頂的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