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些殘缺,但是並不能因此而低估了那聚集起來如同兩朵黑雲的萬人隊,要知道經歷昨天的戰火洗禮之後殘留下來的才是精銳中的精銳。
“百特爾,斯日波!”阿術冷冷的喊道。
兩名蒙古萬夫長同時向前策馬出陣,蒙古語裡“百特爾”是英雄的意思,據說這位萬夫長曾經在年輕的時候率領百餘名騎兵硬生生的突破了數萬金兵的封鎖,的確配得上英雄的名字;而“斯日波”則是“戟”的意思,不過這位明顯要瘦弱一點兒的萬夫長更拿手的則是一手能夠舞的滴水不漏的馬刀。
“百特爾率領五千兒郎從左翼突擊,斯日波率領五千兒郎戰場迂迴。注意,南蠻子陣前有不少陷坑,甚至連戰場中間也有不少,所以你們突擊的時候儘量將圈子兜大一些,即使是碰上了陷坑也不要停歇,即使是難以突破宋軍防守,也要對其造成傷亡!”阿術手按刀柄,臉色有些嚴肅。
畢竟按照常理,蒙古騎兵直接加速的話能夠將速度提到極致,效果自然是最好的。但是現在前方到底有多少陷坑斥候根本沒有摸清楚,而且對面的宋軍顯然也將弓弩都集中在了正面,所以雖然繞道突擊會消耗不少馬力和時間,但是足以趕在宋軍調轉弓弩方向之前突擊到騎射的有效距離上。
正常情況下只要一輪騎射,基本宋軍大陣就要動搖,騎兵再像樣的突擊一下就可以將宋軍徹底擊潰。但是從現在來看,對面的宋軍雖然陣型和安吉軍相比有些生硬,但是絕對不是正常宋軍懶散的陣勢所能夠比的,而且剛才震天動地的口號也的確讓阿術不得不對這一支突然間冒出來的軍隊提高警惕。
當然,如果阿術知道真正的歷史上甚至就連安吉軍都沒有來,自己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蘄、黃兩州拿下,而現在歷史的車輪都因為一隻叫做葉應武的么蛾子拼命地扇動翅膀而硬生生的改變了原有的軌道,會不會欲哭無淚呢?
不過那兩名蒙古萬夫長顯然沒有將對面的南蠻子放在眼裡,一邊握緊了手中的刀柄,眼眸中噴射出昂揚的鬥志,一邊招呼手下飛快的聚集,很快就在這滾滾黑潮之前聚集起了兩朵規模雖然小一些但是也足以踏平一切的黑雲。
“衝啊!”百特爾和斯日波不約而同的高高揚起沾滿無數鮮血的馬刀,用蒙古語怒聲高喝,率先催動胯下戰馬。
作為依靠實打實的血淋淋軍功一層層升起來的勇將,他們兩個從來都會率部衝擊在隊伍的最前面,也因為這個,這兩個萬人隊一直都是阿術徵南軍當中一等一的精銳,這一次阿術帶著這兩個萬人隊前來,也是抱著一舉全殲安吉軍從而達到震懾南宋的目的的。
隨著兩名萬夫長一聲令下,一萬蒙古騎兵兵分兩路,百特爾率部在前,試探性的衝擊宋軍左翼,而斯日波的隊伍則兜了一個更大的圈子,而且速度也要慢一些,從而等到找到宋軍的薄弱處再狠狠的一刀插進去。
—————————————————————————————
宋軍的陣型是標準的防守陣型,以蘇劉義親兵和葉應武的百戰都作為中軍,天武軍和安吉軍的八千士卒成半圓形圍成一個密不透風的大陣,而他們的背後就是看起來略顯單薄的營寨寨牆。
好在營寨距離麻城不遠,雖然麻城的城牆只是比營寨的寨牆略微靠譜那麼一點兒,但是在那單薄的城牆上已經架起來的無數的床子弩和守城用的小型投石機,隨之準備提供遠端火力援助。有這些遠端武器,可以輕而易舉的封鎖宋軍的後方空間,從而防止蒙古騎兵利用其全部是騎兵的絕對優勢從後面包抄過來。
蘇劉義和葉應武並肩站在大陣中央,這一次宋軍可以說是孤擲一注,甚至就連像樣的預備隊都沒有。那些麻城和黃州其他府縣聚集起來的一千鄉兵在城牆上掩護掩護後路尚且可以,要是真的開城門衝出來殺敵的確是不忍直視。
“來了。”蘇劉義喃喃說道。
葉應武也眯了眯眼,前方所有的神臂弩和突火槍都已經緩緩抬起,而後方城牆上隔著很遠也都能聽見床子弩上弦“嘎吱嘎吱”的響聲。另葉應武欣慰的是沒有一名天武軍將士退縮,這也可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原因吧,當然剛才葉使君那有如神助的戰前動員也的確調動了太多人必勝的信心。
在這即將接敵的緊要關頭,葉應武非但沒有細細觀察敵人的進攻方向,反而下意識地抬頭看向天空,在天邊已經有層層烏雲向這邊蔓延,相比阿術也已經察覺到了這個狀況,只要一場大雨,就可以讓原野瞬間變成泥濘的沼澤,也可以讓正在前方耀武揚威衝鋒而來的蒙古騎兵徹底喪失速度這個絕對的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