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糧草先行的這個道理時,戶部尚書提出直接從各地徵糧,以節省運輸的時間。
當然,在當地徵糧這個辦法肯定通不過。各城,各鎮糧倉的存糧有限,要是把存糧給了大軍,本城百姓極有可能不夠吃,到時候市面上的糧食不夠,必然會引起糧價上漲,而糧價上漲,必然會造成惶恐。
有事,想不出對策,只能大家一起議一議。眾大臣再次討論起籌糧的問題,而這一次武將們沒有參與。他們沒有文臣那麼奸詐,可也不是蠢貨,給文臣做一次嫁衣就行了,再做一次那就是蠢得無可救藥了。
辦法早就有了,所謂的討論,不過是騙騙那些不知情的人,走個行式而已。戶部尚書作為主要負責人,成功掌控了討論的節奏,一個時辰後結果就出來了。
朝廷直接與糧商做生意,讓糧商給他們送糧。
至於具體細節?
秦寂言交給了戶部尚書,然後讓六部協同戶部尚書作業。
眾人都知這一戰的重要性,當殿表示他們一定會配合戶部,儘快完成籌糧一事。
而糧草籌備好了,那就是大軍的問題。
西北前線就有數十萬大軍,再加上風遙手上的人,他們無需在往西北派兵。而有糧商送糧,他們也無需再派軍隊送糧,瞬間就可以進入備戰狀態。
秦寂言任命平西郡王為主帥,讓風遙前往輔佐,於十日後出發。
之所以定到十天後,是因為他們要等送糧的糧商。
糧商可以請普通百姓送糧,但論起保衛工作,還是訓練有素的軍隊更勝一籌。要是糧商願意的話,可以跟著平西郡王、風遙的隊伍走,這樣一來一路上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皇上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秦寂言的決定一出,滿朝皆贊秦寂言英明、仁愛。
雖說明知大臣們說的是假的,可高高坐在龍椅上,看著眾臣匍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