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任務就行。”秦寂言沒有多加解釋,更沒有把自己的計劃說給眾人聽。指著右側山峰,對鳳于謙道,“你今晚帶三萬人,在兩側設伏,可能辦到?”
“末將領命。”鳳于謙上前,領命。
“很好。”秦寂言讚許的點頭,指著另外一位副將道:“你帶兩千人,把軍中所有的火油都帶上,埋伏在河對面,一旦發現北齊計程車兵有渡河的跡象,便傾倒火油,放火。”
秦寂言這是不給北齊士兵活路,非逼著他們走進右側的山峰裡。
“末將領命。”雖然副將覺得秦寂言這個計劃,根本不可能行得通,可軍人的天性還是讓他毫不猶豫的接受命令。
兩件大任務交待下去後,秦寂言又下達了數十道小命令,得到任務的副將沒有一個猶豫。
只是,他們領了命令後,並沒有急著離去,而是靜靜的站在營帳,想要知道最難的兩個任務,會由誰去完成。
最難的兩個任務,自然是指帶兵正面出擊北齊,還有帶兵繞到北齊大軍身後,斷他們的退路。
整個營帳裡,沒有得到任務的大將軍就只有鳳于謙的叔叔,大家都知道這兩個任務,必有一個會交給他,只是不知另一個任務會由誰去完成?
要知道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就算沒有任務,他們也沒有能力斷北齊三十萬大軍的後路。
沒有意外,秦寂言將帶兵正面出擊的任務,交給了鳳于謙的叔叔,並給他留下了十三萬大軍。
這般算來,去斷後的兵馬,不足一萬。
用不到一萬的兵馬,斷北齊三十萬大軍的後路,這個任務誰能完成?
一眾副將一個個雙眼放光,豎起耳朵想要知道,秦寂言會讓誰帶兵去斷後,可是……
秦寂言什麼都沒有說,就讓眾人退下了。
“呃……”眾副將一個個愣住了,想問卻沒有人敢開口,只能帶著疑惑與不安,走出主營。
剛走出沒有多遠,就有性子急躁的開口了,“小將軍,皇上有說讓誰去後方,斷北齊的退路嗎?”
“我這聽了半天,也沒有聽出來,皇上是想派誰去呀?”
他這一開口,立刻引來了其他人熱議,“斷後這事可不容易,一般人可做不到呀,我們軍中還有誰能帶兵阻攔北齊大軍撤退的?”
“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誰能辦到,如果老將軍在的話,老將軍肯定能辦到。只是老將軍如今在京城,遠水救不了近火呀。”說話的人嘆氣,一副沮喪,對秦寂言的計劃,好似完全不看好。
他的話和情緒,很快就影響到其他人,有人不安的放低音量,問向眾人,“這明天一戰,我們……”還有勝算嗎?
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可各中意思眾人都能明白。
鳳于謙原本不想理會,可見幾位副將的眼神在半空交匯,同時露出不安與擔憂的神色,冷著臉呵斥,“聖上的計劃必是萬無一失,你們只管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好。”
皇上的計劃確實是簡單直白,但他相信皇上敢這麼安排,必是有所倚仗……
1374夜行,不聽話了
秦寂言下達任務後,便一直呆在營帳裡,任何人求見都不見,也不召見任何人,要不是偶爾能聽到孩子的笑聲,眾人都懷疑皇上和太子根本不在軍中。
事實上,他們的皇上和太子真得不在軍營!
秦寂言下達任務後,便帶著三百未曾入營的精兵,連夜快馬加鞭趕到北齊後方,斷北齊的退路。
秦寂言的計劃看似兒戲,把一切都想得太美好,可他敢這麼做,必然是早有準備的,至少他不會白白讓大秦計程車兵去送死。
一路疾行,秦寂言一行人在天亮前,終於抵達琅兒山。三百精兵棄馬提刀,從山道小路,繞到北齊後方。
算算時間,他們到的比鳳于謙的埋伏部隊還要早。不過也能理解,三百精兵輕車簡從,行軍的速度自然比幾千人的部隊要快。
天黑前,三百精兵已來到北齊大軍後方,只是他們沒有立即行動,而是潛伏在叢林裡,等待秦寂言的命令。
秦寂言此時並沒有與精兵在一起,他讓精兵在此埋伏後,人就消失了,至於去哪了,只有他自己知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天很快就黑了,巡邏計程車兵在營帳四周巡視兩圈後,便把巡邏的任務交給了接班人,然後回去休息。
“忙活了一天,可把我累壞了。”
“將軍說大秦的皇帝來了,我們明天要與大秦開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