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漸漸失去信心,懷疑自己能不能打得過景炎率領的秦軍?
雙方心態皆有問題,都想盡快結束戰事。可是,景炎不會將到手的城池拱手相讓,北齊也不會甘心把這三座城池,送給景炎。
是以,就算雙方再怎麼想結束戰爭,也得認命的打下去。而這正是秦寂言想要看的,但是還不夠,不夠拖住景炎與北齊。
得知北齊與景炎的情況,秦寂言頗為擔心西胡的戰況,又問了幾句。
大秦與西胡開戰的更早,秦寂言也怕大秦計程車兵會厭戰。畢竟大秦近百年來,都不曾主起過戰爭,一直都是在防守。
但是,秦寂言並不會因此就放棄對外擴張。一畏的防守,只會讓人覺得大秦懦弱無能,要不是這樣,西胡與北齊也不會打退一次,隔幾年又來打一次,如此反覆,永遠打不乖。
秦寂言承認他是一個有野心的帝王,就算無法滅了西胡與北齊,也要把西胡與北齊打怕,讓他們百年內再不敢動攻打大秦的念頭,讓他們一提起大秦就顫抖……
給讀者的話:這幾天參加中作協的活動,重走抗戰路,重溫九一八事變,重溫和抗日戰爭。晚上與作協老師談論,說起日本一個小國會佷侵略成功,是因為他們惦記了我們幾百年,我們一直在被賊惦記。而我們中國人包括軍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保家衛國而不是開疆擴土,我們從來沒有想過侵略他國,我們太仁厚。r562
1314後手,關鍵一點
和北齊的情況不同。大秦對西胡雖然開戰更早,但將士們卻沒有厭戰心態,而且隨著一次次的勝利,將士們的氣士更高了,大有不踏破西胡皇庭;誓不歸來的架勢。
大秦在西胡戰場的將士,會始終如一的保持著高昂的戰鬥意識,沒有陷入自我懷疑的情緒,與帶兵的人無關,而是他們師出有名,是正義之師。
而且他們一路高歌猛進,氣勢如虹,將士們完全沒有時間,去想他們對西胡出戰有什麼不對?
確定西胡戰場的將士無事,秦寂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手下的兵就該有這樣的鬥志,無論是防衛還是主動進攻,都要有高昂戰意。
要知道,這還只是開始,以後還有得是出戰的機會,要是適應不了,大秦如何強大起來?
知道景炎在前線的情況不樂觀,秦寂言就斷了從戰事上,給景炎找麻煩的念頭。景炎這個時候要輸了,對他一點好處也沒有。
無法在戰事上下手,秦寂言只得再把目光,放到倪月身上。
景炎很寶貝倪月,只要稍稍關注景炎動向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但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倪月的身份。倪月從長生門出來,沒有多久就落到秦寂言手裡,知道她的人還真不多。是以,就算北齊知道倪月的存在,也沒有辦法用倪月來要挾景炎,因為……
他們沒有能力在景炎的層層保護下,抓到倪月。當然,秦寂言也不一定能在景炎的保護下,帶走倪月,但是他不能,並不表示別人不能,比如:長生門!
倪月是長生門精心培養的聖女,知道長生門很多秘密,長生門怎麼會允許倪月脫離掌控?
把倪月的訊息透露給長生門,確實是不厚道。可景炎用長生門的地圖威脅他,又何曾厚道過?
只略作思考,秦寂言就決定把倪月的訊息,透給長生門。只要長生門把倪月帶走,依景炎對墨家人的重視,一定會放下手中的一切,跑去尋倪月。
到時候,他不僅可以杜絕景炎攻打大秦,還能多一個助力。
要給長生門傳訊息並不難,鳳于謙帶著大批水軍出海尋找長生門,長生門不可能不知曉。
只要稍稍透露一點口風,說他們手上有長生門的地圖,地圖是長生門聖女親手繪製的,長生門自然會去查倪月的事。
讓錦衣衛首領退下後,秦寂言立刻給鳳于謙寫信,讓他好好操作此事。
信在第一時間發了出去,看著暗衛將信送走,秦寂言知道事情已不可回頭。獨自在書桌前坐了許久,然後攤開一張明黃的聖旨,提筆在上面寫下傳位詔書。
是的,傳位詔書,或者可以說是遺詔。
他雖知曉長生門的具體位置,可卻不知長生門的具體情況,此去長生門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秦的百姓可以等他三五個月,可卻不能等他一輩子。如果半年內他沒能回到大秦,大秦必須要有新皇帝,不然大秦必亂。
寫詔書容易,可決定把皇位傳給誰,卻不是容易的事。皇室中有不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