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在顧千城看來,這聖旨不僅僅是為她挽回了名聲,還是她日後行走皇宮,立足顧家的法寶。
她倒要看看,顧貴妃還怎麼折騰她?
她倒要看看,她的好祖母,好繼母,還敢說她不孝嗎?
至於父親?
再打她一巴掌試試看!
顧千城與老太爺一臉喜意的將宣旨的禮部官員,回到屋內,老太爺連說了三個好字:“千城,好!好!好!”
老太爺眼眶泛紅,緊緊握住顧千城的手,激動的不停地顫抖。
“不愧為是我顧家的女兒,祖父要開祠堂,告訴祖先這個好訊息。”
這麼多年過去,這還是顧家第一次,不是憑顧貴妃的恩寵,得到皇上的誇獎,怎麼能讓老太爺不高興。
老太爺完全沒有想到,靠顧貴妃和靠顧千城有什麼區別?不都是靠女人嗎?
當然,這個當口顧千城是不會潑老太爺的冷血,其他人倒是想,可看顧千城聖旨在握,他們根本不敢提,只能由著老太爺的性子辦。
七祠堂告訴祖先是大事,事先要做的準備許多,今天肯定是不可行了,顧千城陪著老太爺說了幾句話,連個眼神也沒有給顧國公與顧夫人,將聖旨與皇上給的賞賜,全部給了老太爺。
“祖父,封家大公子正處在危險期,我答應封夫人,這邊沒事就立刻趕過去,這些東西還勞煩祖父幫我處置,我天黑之前一定會回來。”
顧千城不是那種,因得了誇獎就輕狂的人,這聖旨怎麼來的,聖旨上的內容是怎麼一回事,別人猜不到,顧千城卻能猜到七七八八。
她看得很清楚,老皇帝根本不喜歡她,絕不可能好心地下聖旨褒獎她,這聖旨必然是秦寂言求來的,而聖旨上的內容?
不過是一些溢美之詞,秦寂言寫好了,老皇帝看得差不多,哪裡還會多想……
不得不說,顧千城猜得完全不錯,這聖旨就是秦寂言為顧千城討的,至於原因?
當然不單單是,顧千城在靈珍閣的表現了。
靈珍閣的事顧千城當記首功,可在皇上眼中,這是身為他的臣民該做,就算有功也不至於下旨褒獎,頂多不罰她就好,可是……
靈珍閣的案子,秦寂言當天晚上,就要查到主謀了,可他卻在這個當口結案,明擺著放過背後主使之人,而皇上……
看到了秦寂言的委屈,當秦寂言為顧千城求一份褒獎的聖旨時,老皇帝只當秦寂言心氣不順,要用這道聖旨甩三位王叔的臉,給自己出口氣。
這樣的情況下,老皇帝怎麼能說不?
“顧千城,本王給你的禮物,滿意嗎?”
秦王府內,秦寂言站在亭子上,望著顧家的方向……
有這份聖旨在,顧千城在顧家,再也不會受委屈!
給讀者的話:剛拔了牙,這幾天不能熬夜,只有三更了!
137議和,心情怎麼還能好
137議和,心情怎麼還能好
聖旨的內容,當天便傳遍了全城,京城凡是有點門路的人家,都知道顧千城被皇上誇讚了,只是許多人都想不明白……
宴會上,顧千城表現得確實出色,甚至搶了許多人的風頭,可明顯顧千城也得罪了顧貴妃,怎麼還可能得到皇上褒獎?
聰明人都猜到,顧千城被褒獎的原因,十有**的靈珍閣的事有關,可這件事被捂的很嚴,一般人根本探不到訊息。
除了在場的幾位皇子和皇上身邊的人外,其他知情人當天晚上,就全部被看押了起來,第二天判決就下來了。
所有相關人員,無一活口,參與此事的侍衛,三族男丁全部處以極刑……
皇上這次是真怒了,凡事和這件事沾一點關係的人,都逃不出一個死字,這樣的情況下,還有誰敢去打聽?
甚至就連封大夫也不知曉,只知第二天皇上氣色很差,看皇上那個樣子估計要大病一場了……
皇上那麼重視的靈鳥,視為成仙象徵的靈鳥死了,皇上怎麼可能不生氣,要不是此事遷扯太深,又找不到足夠的證據,皇上恐怕不會就此收手。
不過,這些與封大人無關,下了早朝後,封大人也沒有去內閣辦事,只匆匆和焦大人說了一聲,便趕回家了。
焦大人就是焦向笛的父親,次輔,正好低封大人一頭。
別看這兩人平時不對付,可真要出事了,焦大人絕不會給封大人小鞋穿,套焦大人那句話,他們這是君子之爭,就算爭那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