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張小花眼前一亮,自己剛看了《無憂心經》的第一層,可能沒有記載,可保不齊以後的功法也沒有記載呀?於是他趕緊再次開啟《無憂心經》。
可令張小花失望的是,等他從頭到尾仔細的看過,依舊沒有從這本秘籍中找到一點的答案,其它的十幾層功法,講的也都是行功的路線,和境界的描述,似乎也只有第一層才稍稍的涉及天地元氣。
不過,張小花也並不是沒有收穫的,在《無憂心經》的最後,倒是講了另外一種吸收天地元氣的方法。這種方法並不是用於吸收氣態的天地元氣,而是吸收一種叫做元石的固狀天地元氣。根據《無憂心經》的記載,這天地元氣雖然彌散在整個天地之間,但各個地方的元氣濃度是不同的,在一些特別的地方,天地元氣濃厚的驚人,時間久了,就會凝結成元石,根據形成元石的時間長短,元石也有大有小,小的如蠶豆,大的如核桃,這些元石是元氣的結晶,內中自然含有很多的元氣,可以供修煉者吸收很長的時間,元石被吸收後就會慢慢的變小,直到最後完全消失。
張小花很是高興,立刻就把這種方法牢牢的記在腦海,不過,方法最後的一句話,卻給他當頭潑了涼水,這方法要在《無憂心經》修煉到第九層之後,才能使用,否則大量的天地元氣蜂擁進入體內,會撐爆修煉者還不很堅韌的經脈,讓修煉者爆體而亡。
張小花撇撇嘴,把《無憂心經》重新揣到懷裡,心中暗想,果然是又做了無用功,且不說這元石長的什麼樣子,自己到哪裡能找到,光看現在的境況,自己連第一層都還沒有入巷,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修煉到第九層呀?即便是有了元石,自己也不敢吸收的。
晚間,張小花依舊來到樹林間,先是練習拳法、接著是劍法和輕功身法。那拳法和劍法自不必說,輕功身法也是愈發純熟,雖然沒有內力作為基礎,可張小花如今的身形也是大異於前,施展了身法在樹林中奔跑,竟真有幾分輕功的樣子,只是不能高來高去,也是白瞎了那麼飄逸的神采。
做過了該做的功課,張小花就撿了一處樹下,信心滿滿的盤膝而坐,運起《無憂心經》的內功心法,準備感知外界的元氣,引氣入體。
然而,打坐良久,張小花的感覺在外面遊弋也是良久,就是怎麼也找不到元氣,就連中午那一絲的元氣也找不見了。
沒奈何,張小花又站了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這又是怎麼回事?難道晚上就沒有天地元氣了?
張小花這個氣悶呀,自己就練個無憂心經,怎麼就這麼多的麻煩,不是這裡不對就是那裡不對;好容易找到了氣感,一個下午有不見了,這,讓自己去哪裡尋找?
其實,他也不想想,這大凡世間的學習修煉,都是有人指點才好,秘籍固然是理論的精華,但畢竟記載的是別人的體會,人跟人是不同的,在修煉的時候必然會有差異,這些就是要靠實踐經驗來彌補的,要不怎麼說名師出高徒,自學成才固然也有,可那不過是滄海一粟嘛。
不過,“這到哪裡去尋找遺失的氣感”的想法倒是提醒了張小花,他不是中午在藥田第一次得到氣感嗎?既然晚間在樹林找不到,還不若去藥田試試呢。
想到就做,反正這會兒離午夜還有段時間,也不怕自己趕不回來。
月夜的藥田分外的寧靜,不是有風輕輕吹過,月華撒在風中搖擺的藥草,纖毫畢現。
很是美妙的一個夜晚,只不知道張小花的運氣又如何?
張小花先是坐在田埂,並沒有立即“九淺一深”。
這,就是進步,秘籍中可沒有說在運功之前要先平復心情的,在沒有師父指點的前提下,只有經過嘗試和失敗,才能得到這個經驗。
等張小花感覺自己準備好了,這才行那《無憂心經》的呼吸之法,慢慢的調整自己的呼吸頻率,漸漸進入空明之境。
而當張小花把感知放出,不由的大驚,又差點心神失守,沒了狀態。
為何?
張小花游魚般的感覺剛出去,就發現,外面的天地元氣那是多多呀,一絲絲一縷縷的元氣如同下雨般自天而降,比之白日多了五倍有餘,雖然跟《無憂心經》中的描述相差太過巨大,但畢竟比先前又是多了不少。
張小花欣欣然,運用心經的法門牽引起天地元氣,說來也怪,張小花剛把第一絲元氣引入體內,其它的元氣好像也聽到了號角般,都往他這裡湧來。
張小花恍然,早先自己以為元氣的牽引就是如白日般一絲一絲的引來,那修煉一身的內力耗時實在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