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斗笠,黑衣打扮,手使白色雙素,進入重圍,將白色雙素拋將出去,搭在了拓跋雪的身上,往回一拉,拓跋雪已經被拉到他的馬上,
只聽他對著拓跋傑跟竇天志大喝道:“隨我走!”已催馬衝出重圍,拓跋傑見有人救了妹妹,霍地精神抖擻,施展四十九路天禪劍法,與義父竇天志奮力拼殺衝出重圍,飛身上馬,跟著黑衣人朝著胡楊坡方向下去了。
左賢王與赫連託見拓跋雪被人救走,迅速兵合一處追擊下來。到了胡楊坡樹林,黑衣人與這他們父子二人還未進入樹林,忽聽得匈奴軍中鑼鼓響起,追兵停住,當即調轉馬頭後隊變前隊,迅速向回奔去。
幾個人甚是驚奇,只見得匈奴軍中喊殺聲四起,塵土飛揚,竟有軍馬襲擊了左賢王與赫連託。拓跋傑放眼觀去,只見匈奴軍前出現一面面黑旗,飛箭如雨,匈奴武將應聲落馬,拓跋傑頓時恍然笑道:“是我鮮卑部族的義兄來了!”
鮮卑人驍勇善戰,驃悍之極,趁其匈奴軍兵毫無戒備之時,出其不意,抄其後路,當即亂了陣勢,匈奴軍兵又恐鮮卑乘機奪取都城康居,不敢應戰,急速退回城裡去了。
拓跋傑見塵煙之中,鮮卑千餘人馬,乘馬過來,心中有些駭然,只見衝在前面端坐在高頭大馬上的人,大聲呼喊道:“賢弟,義兄慕容德濤來救你了!”
拓跋傑縱馬近前,二人相互擊掌,慕容德濤驚喜道:“賢弟,晌午你我分別,我和家妹甚是記掛,下午探子回來報說你決戰時,忽遇左賢王東巡歸來,那位姑娘刺殺左賢王,你一路暗中跟隨,我家妹擔心賢弟出手相助,孤身無援有危險,特讓讓義兄趕來相救,幸好賢弟沒受傷,我甚是歡喜。”
拓跋傑道:“多謝義兄相救,更謝家妹細心想得周到!”說話間,露出喜悅之情,他出手救下慕容蘭,只不過是出於俠義,慕容蘭與慕容德走後,拓跋傑只顧與拓跋雪決戰,對於這個鮮卑女子根本沒放心上,當再次出現她的訊息,卻是她對自己的牽掛和關懷,忽然之間拓跋傑也有些歡喜。
第九章 銅鎖現 恩仇俱在
慕容德濤見黑衣人馬背上已昏厥的拓跋雪,拿馬鞭的手臂一指,對拓跋傑關切道:“賢弟,這位姑娘受傷不輕,不如暫時跟義兄去鮮卑安身,日後再作打算!”
拓跋傑見慕容德濤如此盛情,回身瞧向義父竇天志點點頭,又望了望黑衣人拱手失禮道:“多謝英雄相救,不知英雄有何打算?如若方便,能否與我們一路?”
黑衣人手扶馬背上的拓跋雪,沉吟道:“也好,大家暫時也需尋個安身之處,你義兄既是鮮卑族人,去鮮卑也無妨!”
隨後,幾個人跟著慕容德濤的軍兵人馬,一路向北馳騁幾百裡,到了鮮卑中部慕容德濤的部族。
慕容世家是鮮卑中部大人,在鮮卑部族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其部落有四十餘里,以軍兵驃騎善射,英勇絕倫而著稱。
拓跋傑一行幾個人來到慕容部族,放眼望去,但見軍兵有素,凌而不亂,再看一個營帳接一個營帳,帳前生了篝火,圍坐著女人與小孩,都甚是歡喜。
今日,拓跋傑經百里馳騁,看到另一番與漢朝不同的鮮卑慕容部族,心中也甚是歡喜。
眾人跳下馬,隨慕容德濤來到中間的一座營帳,正當拓跋傑觀望之際,忽聽旁邊一個女子溫婉清脆的叫道:“竇大哥,你們再不回來,我都要尋你們去了!”
拓跋傑愣了一下神,只見帳幕內左手旁一個容貌俊秀的鮮卑女子佇立於此,一身紅色的衣衫,面帶微笑,痴痴的望著自己,脈脈含情,芳心似醉,正是自己晌午相救的鮮卑女子慕容蘭。拓跋傑拱手失禮,笑道:“多謝慕容姑娘掛念,我們安好無恙!”
慕容蘭向他凝視片刻,有些羞澀道:“你、、、、、、無恙就好!”然後滿臉緋紅,轉身出了帳幕。拓跋傑有些詫異,欲言又止,心想:“慕容姑娘,可是有什麼事不肯明說?”
他在竇天志身邊長大,從小到大,竇天志整天教導他勤學武功,尋找家傳的鴛鴦銅鎖,為父母報仇,他對那些兒女情長,不甚明白,更不懂女兒心思,慕容德濤看在眼裡,近身對拓跋傑道:“家妹,傾心於賢弟,如賢弟尚未娶妻,我願將家妹許給賢弟!”
拓跋傑忽然有些驚喜,一時竟不知如何應答,竇天志見此情景,微笑道:“好事,好事,我代傑兒應允了!”慕容德濤拍了拍拓跋傑,大聲笑道:“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當晚鮮卑慕容部族大擺宴席,慶祝拓跋傑與慕容蘭訂婚。
慕容德濤命人騰出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