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8部分

,下面還有下級幕僚、低階幕僚,但無論怎麼說,不比較沒什麼,現在與這個敬翔一比,他感覺自己完全不受重視。

“怎麼,沒自信?”李璟直視敬翔,問道。

“並非如此,”敬翔猶豫了下,“只是職下資歷淺薄,一來就擔當此重職,怕是對其它人不公平。”

李璟輕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清茶,剛剛敬翔的態度不錯,他對自己的才能很有自信,不過是擔心其它人的不滿而已。“本帥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子振若是自信有此才能,那不必在意他人目光。我鎮**雖也重資歷,但資歷只佔用人標準的很小一部份,最關健的是才能。有才者上,無才者下,如此我鎮**才能越發的強大。”

敬翔單膝跪下,這在鎮**中,算得上是極重的禮節了。“大帥提拔之恩,職下沒齒難忘,此生鞍前馬後,赴湯蹈刃,再死不辭!”

很好,李璟笑著親自扶起敬翔。

掃視了一遍廳上諸將,將眾人表情收在心中。

“蓋寓上前聽封!”李璟突然喝聲道。

正滿心低沉的蓋寓突然聽到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等回過神來明白上前聽封的意思後,激動的臉都紅了。趕忙上前,單膝跪下,低頭聽封。

“鎮**最重賞罰分明,蓋寓屢獻良計,功勞著著,今特提升為鎮**節度參贊!”

剛剛還在為敬翔的任命而羨慕的蓋寓,此時完全沉浸在激動之中。當初跟著李克用他們謀劃雲州兵變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能謀個更好的出身嗎?雖然以降將身份加入鎮**,但是他終於守得雲開見明月了。鎮**節度參贊,這可是雲州刺史之職都決不會換的官職啊。

從今天起,他終於成了鎮**核心一員了。

“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聖旨詔令王敬武任淄青鎮節度副使兼青州刺史,另外張蟾任齊州刺史,盧宏任淄州刺史,另外原天平軍節度使薛崇任萊州刺史,原泰寧軍節度使李系任淄青鎮行軍司馬。就是原王敬武所部二萬五千叛軍,也依然由其統領。”李璟頓了頓,“昨日商議初步決定,以退為進,暫時先退回登州,同時把淄青青壯帶走。敬參議與蓋參贊,你們還有什麼補充的嗎?”

蓋寓清了清嗓子,“職下以為,帶走青壯還不夠,必須把淄青鎮的世家大戶全一起遷走。”

“敬參議,你的看法呢?”李璟將目光望向敬翔。

敬翔沉吟,反問,“那淄青鎮就此不顧了嗎?淄青平盧軍如何安排?也一起撤走嗎?”

“這個還沒有決定,你有什麼好的提議?”李璟問。

淄青平盧軍最幾年軍隊額數一直是三萬七千五百,不過實際上自然是早不止這個數字。王敬武叛亂後,平盧軍一分為二,雙方都不斷擴軍。

現在,王敬武所部戰兵兩萬五,輔兵原有數萬,不過全成了李璟的俘虜,自然不可能再還給他們。

宋威這邊,戰兵眼下還剩下五萬,輔兵八萬。不過,準確點統計,五萬戰兵中,其實是宋帥親兵五千,張萬榮親兵五千,然後州兵一萬五千,各軍鎮、縣鎮、守捉兵一萬,各縣團結兵一萬五。而八萬輔兵,除許多大戶豪族組織起來的幾十支鄉兵外,其餘的多是臨時徵召的民夫。

如今戰後,按規矩,輔兵得解散返鄉,就是團結兵也得解散返鄉。如此一來,剩下的也就是三萬五千平盧軍而已。不過這三萬五千人中,有五千是張萬榮的監軍院兵馬,並不屬於節帥統領。

宋威赴京,他這五千親兵倒是能留下。但是康承誨和崔芸卿各自上任,李璟也不能讓他們空著手去。他已經決定,把宋威的親兵分拉出來,五千人馬給康承誨和崔芸卿每人兩千五,加上他們的私人家丁,一人三千帶著去赴任。

如此一來,整個平盧軍最後便是王敬武手上兩萬五千人,李璟接手兩萬五千人。

不過李璟對於這兩萬五千平盧軍,也並不怎麼放心,主要是平盧軍軍頭太多了,哪怕經歷了這場大戰後,也依然有些一盤散沙。李璟現在也在猶豫,把他們留在淄青鎮,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恢復到以前一樣,根本不能真正為自己所用。但把他們帶到登州、遼東去,淄青鎮就有可能真正的不屬於自己了。

敬翔思索了許久,最後道:“職下贊同大帥與諸位將軍的提議,暫時返回登州,將淄青鎮交給王敬武他們並非不可以。但是,百姓可以帶走,但軍隊一定要留下。不但要留下,而且還得留下重兵。職下提議,先將兩萬五平盧軍一併帶回登州整編,把鎮**留在淄青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