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配合郭崇韜兵團時,意外的遭遇到了一支契丹人騎兵部隊。
這是契丹二十部中的乙室部族,原屬於古八部中的審密部,後來審密一分為二,分為乙室和拔裡二部。乙室是一個大部,這支在草原上遭遇的乙室部族騎兵,足足有一萬五千餘騎。
而北伐部隊卻只有兩萬騎兵,外加五萬人的學兵部隊。
軍情處的的探馬飛速將軍情報回,參謀處的參謀們緊張忙碌起來。
郭濤的學兵第一軍被當作了預備隊。
他接到命令之後,極為不滿,罵罵咧咧地在第一軍指揮帳中來回轉磨,像條飢餓的老狼一樣,齜著牙,瞪著眼。
不得不說,戰爭確實是最好的歷練所。郭濤雖然之前一直表現出遠超他年齡的成熟,但終究還帶著些稚氣。可去年的北伐之戰,他做為學員兵參戰,率領學軍第一軍第一廂騎兵部隊。在與東奚的戰鬥中,郭濤得到機會,親自率領學軍第一廂騎兵部隊參加了第一線的戰鬥。那一戰,第一軍損失不小,但收穫更大。那些年青的少年學兵,在激烈的戰鬥中存活下來後,都真正的成為了一名戰士。
而郭濤,表現更加出眾。不過自那戰以後,他的戰鬥**越發的高昂。甚至從當時那一戰的幾名指揮將領那裡。學來了那罵罵咧咧的習慣。
第一軍的教導使崔龍海正伏在桌子上看地圖。他個子不高,身材有些單薄,臉色白皙,帶著書卷氣。此時,他剛過二十歲。雖然年輕,但若與才十五歲的軍主郭濤相比,其實還是顯得資歷更老了。崔龍海並非中原人,而是屬於來天朝上邦留學的新羅貴族二代。他的父親是新羅學子。與秦藩中的重臣崔致遠一樣都是新羅赴唐留學生。不過他父親來的更早,和崔致遠一樣,崔龍海的父親在長安國子監中留學,後來參加科舉,考中進士,然後在唐做官,再也沒有回到新羅。
崔龍海在大唐出生,在大唐長大,從小說的是大唐韻律的官話,讀的是大唐的詩書子籍。雖然祖上是新羅人。可他比大多數唐人還要唐人。二十歲時已經中得大唐進士,並且在數年前。李璟剛成為鎮東軍使時,就已經由崔致遠引薦加入了李璟麾下。唐朝科舉的正式進士,這在當時的鎮東軍中當屬鳳毛麟角了。他在李璟的幕府做過,後來到地方出任一地縣令,不過最後他棄筆從戎,進入講武堂學習,今年,講武堂結業後,正式調任到少年軍中任第一軍的教導使。
“孃的,咱們第一軍是後孃養的?人家吃肉咱不眼饞,可好歹也得給口湯喝啊。總是拿咱是少年軍當藉口,去年冬天在奚王汗帳,那一場場惡戰,咱們可沒有半點含糊過?哪一次表現差了,慫了縮了?沒比他們戰兵少殺吧?原以後從此以後,咱們也算濟身一線戰兵序列了,可他孃的現在又把咱們當預備隊,這不是他孃的變著法子欺負人嗎?”
崔龍海連頭也沒抬,他雖然與郭濤搭擋的時間不長,但他太瞭解這個年青的小將了。自打去年冬天的北伐之後,這個小將軍嘴上就把不住門了,心裡要是有點火就得找碴兒放出來,要不然就很容易憋出毛病來。他知道郭濤正在他挑釁,企圖跟他吵一架。
崔龍海有時也不禁想,也許是去年那些仗的勝利,讓這個小傢伙有點開始驕傲自負了。
或許是他對自己出任第一軍的教導使不滿,聽說郭濤年前擔任第一軍副軍主兼前廂廂主時,和原來的軍教導使和前廂教導相處的還行。現在一升上軍主了,卻開始脾氣這麼大了?
千方百計的向他找碴!驕傲的小傢伙!軍部裡的參謀處和情報處的行軍參謀和行軍司馬、情報處長等都知道他們這兩個一二號不和,早借故開溜了,一二號之間,他們倒是誰也不得罪。
郭濤見崔龍海不吭聲,心裡越發的惱火。
他並非是看不起讀書人,相反,他很崇敬讀書人。只是,這崔龍海一來是個新羅蕃人,二來少年軍中多數軍官都是軍校學生,很年青,偏偏崔龍海卻二十多歲,比他們大上一截。而這白臉書生偏又很會拉攏人心,兩人差不多一起出任一軍的一二號,結果明顯他與軍部上下處的更熟。這讓郭濤對他不由自主的總生起一股子戒備感。
白面書生,能打仗嗎?也就是扯扯嘴皮子,第一軍沒有這個教導使,老子照樣帶兵,年紀大又怎麼樣?去年老子還不照樣帶著一廂兵馬,殺的奚人哇哇叫。他心裡一煩,嘴上越發罵罵咧咧起來了。
崔龍海見他越發的不像話了,便出聲勸道:“小郭”
“叫某軍主,老郭也行。”郭濤一本正經的打斷崔龍海道。
崔龍海看著嘴上剛長起一層短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