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從大殿門口進入。經過那長長的官員佇列,登上墀臺,坐上最前端正中央那把鍍金蟠龍鐵椅。
秦王李璟今年才剛剛二十九歲,是個換下那身蟒龍袍和出征之時的那套黃金戰甲後,更像一個儒雅書生文士而非一藩國王和三軍統帥的年青人。他的年紀看起來與這裡格格不入,年青太多。可他坐在這裡,卻絕不會有任何人置疑。因為走到今天這一步,坐上這個位置,靠的不是什麼子承父業,而是完完全全白手起家。一手打拼的。
秦王妃李王氏,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禮佛。在宮中設立佛堂帶髮修行,基本上已經不再過問俗事。今天這樣的重要場合,她一如繼往的沒有出席。另一位秦王妃李於氏,雖然剛成婚不到半年,這次卻是正式開始以秦王妃的身份出席了這次會議。隨著一陣宮樂響起,秦王妃李於氏在諸多女官的簇擁之下緩緩駕監。
今天的於幼娘一身華麗的宮裝,打扮的既不失美麗又不失雍容大氣,很符合其秦王妃的身份。有些細心眼尖的官員,甚至察覺到這位剛嫁入王宮不久的王妃,小腹微隆。才四個月左右,於妃就已經有了身孕,不少人都在為這位王妃祝福之時,又不由的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一直以來,由於李王氏這個秦王妃只生下一女,使得秦王沒有嫡子。結果,世子之位,實際上一直是由三夫人王惋君之子李德昭,這個秦王庶長子坐著。李德昭這個庶出長子,如今任著郡王之職。
現在於氏有了身孕,若是十月懷胎生下一子,那可就是秦王嫡子了。那時,誰將成為世子呢?也許,英雄的秦王李璟,在外戰無不勝,最後卻還得面臨著一場先儲之爭。
“宣雁門郡公,山西行省都督李嗣源將軍!”
洪亮的聲音響起,百官們都將目光迎視著這個年輕的武將的到來。
不少官員們看到這個年輕人,都不禁發出了讚歎之聲。就連對沙陀反感的許多人,也不得不承認,李嗣源確實天生一副武將形像。身材高大健碩,眼神銳利。他那端整的容貌,眼神銳利,表情剛毅。若非他曾是李克用的養子,是個沙陀大將,曾經數次與秦軍交戰,那副模樣神情,必然會讓更多的人對他產生極大好感。
眾人內心各有所感,紛亂不一,李嗣源腳步沉穩而有力的走來,具有武官們的威武氣勢,他走到墀臺下,外表恭敬有禮的單膝跪下,擺好架式,等待著李璟的話語,按正式的禮數,這樣隆重盛大的場合,臣下不可以在君主開口前說話。
“橫衝將軍,這次代北之戰,你功不可沒!”
李璟開口,並沒有埋沒他的功績。
“不敢當,完全是殿下庇佑,託殿下神威!”
毫無個性的回答,卻中規中矩。對於這番毫無出彩的回答,殿中文武對他的觀感又好了一些,看來這確實是個知進退的小子,傳言曾經自願提出入講武堂進修三年,變相交出兵權之事並非虛言。
“好!孤特別授你雁門郡公,山西行省都督。”
李嗣源心中震動,點頭。他的眼中歷電般的閃過一道亮過,只是因為他低著頭,不動聲色,所以誰也沒有看見到。這個任命在代北時李璟就已經說過,但今天正式宣佈,終於讓他鬆了一口氣。之前,凱旋迴京後,李璟已經直接把他剩下的三萬人馬,打散編入了劉尋的萬勝軍團、張自勉的常勝軍團和李存孝的黑旗軍團與李璟親自率領的鐵騎軍團。他的手下,一個人也沒有被留下,他一度以為李璟要缷磨殺驢過河拆橋。現在,他終於能鬆了一口氣了。看來,李璟確實不打算對付他,起碼不是現在。
雖然他原本是雁門郡王,現在連降三級,成了郡公,而且從原來手握實權的雁門節度使,成了一個只能管轄省內團結兵和鄉兵民兵的都督,而且這個都督之下還有李璟新任命的兩個左右都指揮使,另外在山西五個緊要關城還任命了他心腹的五個弟子統兵。但不管怎麼說,一省都督,這也是個呂階極高的職位了。起碼如崔芸卿杜韜等人來投時,不過得了個縣公。張自勉這次立下巨大戰功,也才得以升遷為郡公。李璟的那一眾弟子大將們,更只是侯爵,這次劉尋和李存孝因功才得以升縣公。
相對來說,他投誠李璟,李璟對他的封賞確實有些破格了。
這時,司儀的洪亮聲音將他拉回現實。
“秦王特晉升劉芸娘為山西行省總督,晉升李存信為山西行省提督,廣明元年八月,大唐天下兵馬大元帥秦王李璟令。”
李嗣源與李存信都直起身來,踏上階梯,恭恭敬敬的接過告書。
然後,劉芸娘一身紫色對襟大袖衫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