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含著岳母這樣的新鮮詞,興奮的像個孩子。
仙衣應下,遲疑一下便問道:“那姑太太還有太姨娘她們……”
“昨天也回去了。”金風華對這些他不感興趣的人一向不放在心上。
仙衣不再問了,她才不信金家這些愛貪小便宜的親戚會願意錯過新婚第一日的敬茶禮,不過姑太太已嫁到孟家,而太姨娘不過一個妾室,何氏更是庶出的媳婦,哪怕金風華是個庶出,她們也沒資格坐在上首。
“我們成婚,京城那邊會不會……”以她對大夫人的理解,大夫人絕對不會讓她們那麼早成婚,肯定會以她及笄的事說事兒,之後再多做動作,更何況大夫人若是知道他們有了婚書,就會立刻明白金風華弄走了自己的賣身契。
金風華在被窩裡懶洋洋的說道:“不用理會他們,他們還不一定能顧得上我們。”
兩人又躺了一會兒,還是仙衣實在記掛那個新收留的孩子,便艱難的從床上爬了起來,穿戴完畢又伺候金風華起身,這才兩人雙雙去了屋外,當然,仙衣的元帕是在她沒留意的時候被金風華小心收到了盒子裡。
用了早膳,石娘子抱著孩子從外頭進來,經過這幾日的調理,襁褓中的小男娃已經漸漸恢復過來,就連腮幫子都開始有些肉了,想必再長一段時間,只要營養跟上,就會和石娘子所說的一樣,慢慢與正常的孩子無二了。小男孩雙眼黑亮,白嫩的臉頰上一笑就露出右邊的酒窩,可愛的讓人想咬上一口,仙衣小心的抱在懷裡,那孩子依偎在她懷裡,一直盯著她瞧,若不是仙衣年紀不對,到真像是一對親母子。
“給他取個什麼名兒?”仙衣搖著孩子,突然想到。
“我已經想好了,叫金言瑜。”金風華幾乎脫口而出,到真像是早就想好的。
“那小名兒呢?”仙衣到沒什麼意見。
“那你隨意吧,只是別太奇怪就成。”不知想到了什麼,金風華看著嬰兒臉色古怪。
“那叫瑜哥兒好了。”那些叫什麼富貴團圓的,仙衣也不敢亂叫,還不如隨著大名,按照這裡的慣例跟著叫了。
“等會兒,跟我去蔣夫子家一趟吧。”金風華看仙衣抱著孩子逗得高興,便開口道。
仙衣二話不說就將孩子遞給了石娘子,再怎麼說這個時代尊師重道,更別說人家夫妻昨日幫著張羅他們的婚事,若不去拜見當真說不過去了。
第四十六章
蔣夫子一家就住在書館裡,這是臨清縣裡唯一的一家書館,和那些秀才開立的私塾不同,這裡更接近與大城裡的書院,不論裡頭的夫子還有其中的藏書,都令臨清與周邊鄉鎮裡的學子心生嚮往,再加上據說書館的館主來自京城的世家,多年來臨清透過書館走向仕途的學子明顯多與周邊地區,所以只要家境不是特別困難的,家裡人都願意送兒子去這裡的書館。
書館沒有名字,可只要想來入學的人幾乎沒人會找錯位置,因為它的佔地面積,也因為它不同於當地古樸反而有些奢華的建築風格,若不是想來求學,都可以當做景點一觀。起碼對於仙衣這樣前世生活在現代,今生在出金府之前幾乎極少出門的女子來說,這裡的書館從大門進入就有一種奇異的吸引力。
蔣夫子是新來的夫子,可據說有些背景且是進士出身,所以一家在書館裡有單獨的院落,書館裡只要進了二進就必須徒步行走,不能乘車也不可坐轎,這是書館的規矩,除了皇帝,哪怕皇親貴戚也不得破例。好在仙衣不算嬌貴,到也如逛園子一般走走看看,不知不覺走到了後頭。蔣夫子的院子在書館的東南角,後頭一片竹林,在這樣的夏日裡到顯得陰涼舒爽令人羨慕。蔣夫子一家似乎早就預料金風華會來,聽見前頭有人報信,就讓奴僕在門口候著,見兩人進得院來,便熱情的帶著兩人往院子正廳去。
昨日仙衣一直罩著蓋頭,並沒瞧見蔣夫子是什麼模樣,到是與蔣太太打過照面,蔣太太約莫三十來歲,面若銀盤眉淡杏眼,並不是極美的女子只能說耐看,然而在金府裡還算見過世面的仙衣卻發現,蔣太太的禮儀不論是從站姿還是用茶,哪怕再細小的動作都做起來極為端莊標準,就是出身官宦之家的大夫人也絕不可能與之媲美,甚至連蔣太太身邊的大丫頭都不如,這讓仙衣很是好奇她的出身,卻也沒有多問。
已是人婦的仙衣只有在敬茶的時候偷瞄過蔣夫子,看著他接杯飲茶的動作,雖沒有蔣太太那樣極致,可也瞧出是出自世家,再見他俊朗挺拔,談吐儒雅,與蔣太太二人之間自然而然的溫情,到真覺得他們是天生一對,極為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