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打獵一點不像想象中的那麼容易,隨便拿把槍帶個嚮導就去了,這是一個非常產業化的活動,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運作。(未完待續。。)
三百七十章 準備工作
首先就是客源問題,這就得靠奈森公司自己去運作了,洪濤對這方面也沒啥興趣,具體怎麼運作的也不太清楚,大概意思就是在歐洲各種高檔的場所來宣傳,比如各種酒會、高爾夫俱樂部、馬術俱樂部之類的。
有了客源之後,你還得有打獵的獵物,這個問題就複雜了,在非洲有很多私人的獵場,這些土地都屬於私人性質,但是裡面的動物受到當地國家的保護。不過這些國家每年都會允許這些獵場獵殺一部分在自己範圍內的獵物,至於名額數量,每個國家規定的都不太一樣,但是有一點比較相似,那就是越珍貴的動物獵殺名額就越少,越多的動物獵殺名額就越多。
鑑於這種規定,這些動物的價格也就呼之欲出了,名額少的動物價格就貴,名額多的動物價格就低,而且由於獵場所處的國家不同,價格也有略微的差別。比如說在莫三比克或者辛巴威的私人獵場裡狩獵一隻成年大象的價格是25000美元左右,而在南非的獵場裡就得30000美元以上了。
這個價格差異和當地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有關,也和獵場的設施和安全性有關,有些歐洲富人寧可多花錢到南非獵場打獵,也不願意去更原始、更落後、更危險的中部非洲國家去貪圖那個便宜。
有了客源和獵物,這條產業鏈就有了一頭一尾,當像奈森這樣的公司接到客戶的委託之後,就會根據他們手中所掌握的獵場資訊來確定自己手中的獵物來源是否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一旦雙方可以談妥,就像洪濤和奈森公司這樣,並且簽訂了代理合同,導獵公司就會安排剩下的行程了。
前面的這些內容基本與客戶關係不大,而剩下的行程安排就會與客戶的狩獵活動息息相關了。
不管如何美化、或者從何種角度看待非洲這塊大陸,總的說起來那裡大部分地區還是很荒涼、很危險、很神秘的。而導獵公司接待的這些客戶非富即貴。為了讓這些客戶的安全和狩獵活動更安全、更完美,導獵公司採取了一對一的導獵策略,說白了就是每位客戶都會單獨分配一名導獵員,不管你要不要,合同裡是這樣規定的。
有了一對一的導獵員,這個狩獵的隊伍還不算完整,除了導獵員之外,狩獵隊伍還要有配上3名以上的當地黑人追蹤手,他們的任務就是追蹤目標獵物的蹤跡;一名以上的幫手,他的任務比較複雜。有時候他是挑夫,有時候他是廚師,大概意思就是助手;
除此之外,每隻合法在非洲狩獵的隊伍裡還得配上一名當地的森林警察,這個也是必須的,另外還得有一到兩名司機,這才是一支標準狩獵隊伍的全部配置。
要是從上面說的這個陣容看起來,洪濤覺得這幾萬美元花得也不算太冤,不管你打得到打不到滿意的獵獲。至少你能在狩獵這些天裡享受一下當貴族的感覺,每天你能帶著一大票手下外出四下裡耍耍威風什麼的,不管是當地人還是當地的獵物,只要對客戶有安全上的危險。那些導獵員都會幫你擋下來。
因為合同裡有這方面的規定,如果客戶安全得不到保障,那這個買賣也就別做了。當然了,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必須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如果是你自己去嘬死,那導獵員也沒義務去給你當打手。
有了狩獵隊伍。下面就要說到重點了,那就是打獵的規則。在這一項上奈森公司的培訓教師們也是特別強調的,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客戶的收穫和狩獵隊伍的安全。
透過這幾天的學習,洪濤才明白,原來在非洲打獵遠遠不是用槍瞄準然後扣扳機這麼簡單的事情。首先一點就是一定要百發百中,因為在非洲打獵必須得靠打獵者自己射殺獵物,導獵員是不能幫忙的,他們只有在危機情況下才會對失控或者發瘋的獵物開槍。
而且在非洲狩獵時如果你打中的獵物當時沒有死,而是遠遠的逃跑了,那麼你也得支付這隻獵物的錢。
所以有一手比較靠譜的槍法和嚴格按照導獵員的指揮去做還是很必要的,要不這一趟走下來,很可能錢沒少花,槍也沒少開,結果獵物全都是被打傷之後逃走,一隻也沒撈到手裡。對於這種情況,導獵公司是不退錢的。
除此之外,那些動物能打,那些動物不能打也得百分百聽從導獵員的指揮,比如在坦尚尼亞就有規定,必須是6歲以上的公獅子才可以被有計劃的捕殺,因為它此時已經失去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