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權利,而再履行公民義務。因此,國家並非是某一個暴君或一小撮既得利益者的掌中玩物。
1793年,法國大革命到達最高峰,也開始演變成一場屠戮鬧劇。國王、王后、保王黨、嫌疑犯……甚至連為國王辯護的律師,投反對票的議員,也全被送上了斷頭臺。歷史上稱這段歷史為“恐怖時期”。
路易,生活在21世紀的一位無才、無貌的少年,雖然有著和法國曆史上十幾位國王一樣的名字,卻實在是巧合。
他不過姓路,名易。
路易對法國大革命的印象僅止於教科書,對法國的那些同名國王們的知曉度,也僅有兩位。一位是和康熙同時代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另一位是上了斷頭臺的路易十六。前者令他佩服,後者令他惋惜。前者擁有王者的氣魄,能一口氣和全歐洲交戰,後者擁有王者的仁慈,卻不幸生在一個錯誤的世代,因而上了斷頭臺。
無數的歷史學家認為,如果路易十六是生活在一個普通人家,他或許能夠以一個好人的形象安穩地度過一生,然而“不幸生在帝王家”,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兩代國王無節制的揮霍,最終報應在了試圖改革卻缺乏王者魄力的路易十六身上。若是他能夠擁有路易十四一般的魄力,或許能成為18世紀末期的一位開明君主,引領法蘭西走上英國的道路,在一條平穩的道路上成為近代立憲君主國家。
歷史不容許假設,所以法國大革命爆發了,恐怖時代來臨了,無數的英雄人物在那個年代應運而生,其中之一便是法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統治者拿破崙·波拿巴。
路易十六和拿破崙同為法國統治者,可他們兩人在任何方面都沒有可比『性』。前者缺乏望著魄力和才幹,後者有著強大的人格魅力,天生便是一個領袖。然而,在歷史上,他們的結果卻是相同,那就是“失敗”。
拿破崙的失敗在國外,這證明了他更適合做一位元帥、將軍,而非是一國君主。因為對於君主,需要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征伐天下是手下將領的事。
路易十六的失敗在國內,他沒能籠絡住他的子民。
拿破崙失敗於外敵,而路易十六失敗於國民。兩相對比之下,拿破崙尚能夠得到一絲敬畏和惋惜,路易十六卻什麼也得不到。
21世紀的路易既不瞭解路易十六,也不喜歡拿破崙,因為他們都失敗了。歷史上的失敗者如走馬觀花,值得惋惜,但沒必要崇拜。但兩者相比,他更對路易十六有好感,因為這位可憐的國王在失去自由前的最後一刻,仍然保護了他的國民——沒有下令衛隊朝國民開槍。而拿破崙,他雖然武勳卓著,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他間接殺死的人民又何止一萬?
“既然你對路易十六如此惋惜,那為什麼不去改變他的命運?”
“誰?”憑空而來的一個聲音,突襲至路易的大腦中。
“我是上帝。”
“上帝?”
“是的。”
“你剛才的話是什麼意思?”路易不解地問道。
“我可以給你一個轉生的機會。”
“抱歉,我並沒有重新來一次的想法。”路易說。
“但是你沒有選擇,路易。”
這一聲後,路易的頭突然眩暈了起來。
“你的時間已經到了,你只有兩個選擇,死或轉生。”
“為什麼我會死?”路易又突然頭痛了起來。
“人都會死,但你很幸運。因為你可以再重生一次。”
“啊……”路易兩腳一空,彷彿掉入了懸崖一般。
“我什麼都不懂,你讓我去經歷斷頭臺嗎?”路易無力地吶喊著。
“放心吧!我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歷史,但這一切需要你自己去創造。”
“什麼意思?”路易問道。
“我只能控制你轉生後最初的十幾年的命運。這十幾年中,你可以儘量去學習。但是,我必須警告你,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你最好不要試圖去改變什麼。”
“什麼意思?”路易在黑暗深處不解地問道。
“你沒有能力,也沒有實力,你更不明白政治的黑暗,所以不要試圖去改變什麼,你非但無法改變,反而會弄巧成拙。”
“我明白了。”路易點了點頭。
接著,路易眼前一黑,便毫無知覺了。直到此時,他都不知道自己將要轉生為誰。
空虛混沌之處,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可憐的孩子,改變歷史吧!雖然我無所不能,可你是否還會上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