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道“三百萬裡弗爾增加到五百萬裡弗爾,當然,可以用白銀支付。賠償巴伐利亞的錢從三十萬普魯士馬克增加到五十萬普魯士馬克。另外,需要在從今天開始一個月期限內全軍撤離bō西米亞。”
亨利親王面lù憂愁,說道“這些我需要去回稟腓特烈陛下。”
路易道“我等待著你的好訊息,這段時間法軍是不會離開紐倫堡的。”
利用五百萬裡弗爾的鉅款影響普魯士未來十年的發展,在這段時間中,巴伐利亞可進行與普魯士一樣的改革,繼而在十年後成為中歐強國。如此一來,還是滿足了路易的需要。而在這一過程中,出賣奧地利的利益也是必須的。其實,當他與亨利親王sī下商談媾和事宜時,便等同是在出賣盟友。
第五百八十八章 謀劃
第五百八十八章謀劃
與普魯士的和談將會是一場漫長的等待,因為在這一過程中並非只有法蘭西和普魯士兩個國家,還有奧地利這第三國涉入。甚至由於奧地利和普魯士的矛盾是此次戰爭的主要矛盾,路易都無法確定此次和談會否有效。
一旦戰爭重啟,這一次和談中的有關賠償事宜便會無效,而若是提前與普魯士簽訂“共同防衛協議”,那就可能會被其利用來分化法奧聯盟。為避免人財兩失,路易也就立下了“先停戰、後簽約”的規則,即“在普奧停戰之前,法蘭西不會與普魯士簽訂任何xìng質的停戰、聯盟協議”。因此,即使已經與亨利親王談妥,即使普法停戰已經只差最後一步,但兩國在名義上和事實上都還處於戰爭狀態。
亨利親王於當晚留宿法軍軍營,但他寫給腓特烈二世的信件卻早已經在送往bō西米亞普魯士軍營的路上。他希望腓特烈二世能在看了這封信後再派他出使奧地利,這樣他便可以直接轉道維也納,節省不必要的時間。現在,對bō西米亞的那八萬普魯士主力而言,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
路易本想在與亨利親王的會談中再提出有關荷蘭的奧蘭治家族之事。
奧蘭治家族自逃離荷蘭後便消聲覓跡,雖然只有情報說他們逃入了德意志,但只需聯想起威廉五世娶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侄nv威廉明娜公主一事,便能肯定奧蘭治家族正在普魯士國王的保護下。
然而,這畢竟是沒有證據的“推測”,路易也不能直接質詢。否則,既無法問出實情,又可能會暴lù一條軟肋,這對大事有害無利。
荷蘭在被法蘭西佔領後,其內部的各個派系都開始蠢蠢yù動。
有著約瑟夫?巴達維的例子,不少政治野心家和目光卓絕的金融資本家都看出了法蘭西無意吞併荷蘭。在舊秩序被打破的情況下,他們為能在法蘭西人離開後得到以往所不能得到的利益,紛紛加入了以約瑟夫?巴達維為首的荷蘭新秩序中。
也正因此,如今的荷蘭分為三派。其一為金融貴族、銀行家為主力的親法派,其二為在舊秩序中掌握著統治地位的土地貴族組成的奧蘭治派,其三為人數較多、正在觀望中的商業貴族。
荷蘭是一個較完全的資本主義國家,人數較少卻財力強大的新興資本貴族是這個國家的核心。路易不可能像對付國內和萊茵蘭的那些封建sè彩較濃厚的傳統貴族那樣對付他們,更覺得完全可以將他們收為己用。
傳統貴族的所有財產都在土地,因而控制了土地也就控制了這些貴族,繼而若完全收回土地,這些傳統貴族也就毫無價值。
法蘭西自路易十四時代起便在加強王權、削弱地方封建貴族,這一策略雖在整個路易十五時期停滯了,但因為基礎已經打下,故而路易在即位之初便在軍隊、法律和財政大臣杜爾哥的幫助下采用沒收、稅收、贖買等方式將大量土地收回國有,並隨之分予農民,以犧牲貴族利益的方式緩解了國王與普通民眾間的矛盾,重新確立了在路易十五時代被摧殘得不值一文的王權的至高無上。
而在整個過程中,唯有當時勢力最強大的奧爾良公爵展開了有效反抗,但此一事件,卻也恰好為路易在國內的統治奠定了基礎,從而令他得以不費吹灰之力地便樹立了國王所必須的強勢特質。
新興資本貴族與傳統貴族大有不同,他們的價值並不在那已經化為金幣的現實財富上,而在那永無止境的財富創造力上。因此,沒收他們的財產、消滅反抗者,也許可以得到眼前的利益,卻無異於殺jī取卵,自絕了未來數之不盡的稅收來源。
荷蘭的土地面積不及法蘭西的一個省,地形又皆為易攻難守的平原,這裡唯一的價值便是在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