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就是,他在科研平臺中佈置的後手發揮作用。
張知看到李愛國這麼高興,他也就沒有說出來。
這種事情是本來就是不能說的,岳父認為是自己的成果。他沒有懷疑,這樣也很好。
張知擺出一副虛心請教的模樣,問道:“爸,核聚變電站,它是可以自由的調節發電功率。
如果遇到電量的大規模增多,核聚變電站,能在短時間反應過來,補償缺失的電量嗎?”
李愛國立刻回道:“你知道核聚變電站的功率,可以很簡單的推算出它的發電量。
876thw和876萬thw,按照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很輕易就能計算出來。
這麼大規模的發電量,幾乎是現在全球發電量的近千倍。
現在也沒有那麼大的電量需求,來消耗這麼多電量。
我們費盡辛苦設計核聚變電站,調節發電功率。
就是它發電太多,我們就是不怕浪費核材料,現在的電網也承受不了,這麼多電量的積壓。”
李愛國當老師時,愛說教的毛病又犯了。他給張知大段的講起來。
他忽然想到還沒有回答張知的問題。
李愛國立刻快速說道:“你放心吧,核聚變電站一天的發電量,比現在全球的發電量還大。
現在就是把全世界所有的能源,都改成電能提供。核聚變電站也能承受得住。”
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大發現
李愛國李愛國緩緩說完,他稱讚張知,說道:“還好你們研發,無線電能傳輸技術。
它可以快速的把核聚變電站發出來的大量電能,輸送到全國各處。
也減少了電能,在傳輸途中的損耗。方便了國家的管理。
不只是這一個好處,如果核聚變裝置內部的電能傳輸方式,還使用以前傳統的電線傳輸方式。
我們的核聚變電站,他還要新增,一些臃腫的裝置。
比如大型的蒸汽發電裝置,或者你設計的雙磁場發電方式。
發電的效率,遠遠達不到現在的程度。”
張知自豪的接受岳父誇獎。他透過未來獲得的技術,改進無線電能傳輸技術時。
他就已經想到了,這種技術在核聚變電站中的應用。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出現,讓核電站擺脫了傳統的電能傳輸方式。
向蒸汽推動汽輪機,這種落後的方式,能量經過好多次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