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人家既羨且妒地是,他們討生活的工廠裡,竟然還每人了些流求貨兒,說是“適值大慶,聊福利,以為眾賀”。那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兒!晶瑩剔透地玻璃瓶子裝著的水果罐頭,也有鹹魚鹹肉罐頭。或是可給家中在工廠子弟初等學堂裡上學的孩童們的書包鉛筆,甚至還有乾脆派流求金元券的。…這些印得花花綠綠的紙片。如今已經深得臨安百姓信任,在許多場合,它們已經取代了銅錢的作用。
端午節裡最重要的吃食是粽子,最重要地活動是賽龍舟,以臨安之俗,各戶人家都在門前放著大盆,種著艾、蒲、葵花,掛著五色的紙錢,擺設果粽。貧家雖窮。也是如此。這些果粽被堆成不同地形狀,有樓臺軒宇。也有舟船車輯。
方枋撫了撫肚子,覺得都要被這些美味的粽子撐壞了。
他原是書香世家,父祖輩出過不少秀才,甚至還有一位進士及第,但到得他手中,因為不善營生的緣故,家產迅敗落,他如今四十有二,但上次這般過著端午的時日已經是二十年前了。
“這方是人過的日子,這二十年……當真豬狗不如!”他有些憤憤地想道。
兒子方知行默不做聲地從他身邊行過,手裡拎著兩個粽子,方枋吼了一聲:“去哪兒?”
“看龍舟去。”方知行同樣吼著回答。
“今日不上工麼?”方枋不滿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