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一九四、捷報飛作滿城喜

臨安城的早上原本是很安靜的,因為新天子登基之後,宵禁時間改為夜十二點至晨四點之間的緣故,臨安人的夜生活更為豐富,很多人都通宵達旦只要不在這段時間內在街頭亂逛,官差捕快不可能闖進家中來。

故此,原本到了早晨七時之後,累了一天的人都會乘機睡個回窩覺,九時左右,各處街巷中人才會增多。

不過這種習慣漸漸改變了,隨著流求開設的工場、工廠越來越多,僱用的臨安市民也越來越多。依著天子頒佈的《欽定十時工作制詔》,這些流求產業的每日工作時間是十小時,一般是晨八時至夜八時,中間留有兩個鐘點的午飯時間。因此,早上七點之後,便有行人匆匆趕路,為的便是在開工的鐘聲響起之前,抵達維繫自己生計的所在。

此時臨安有一百五十萬人口,其中相當多數是官宦人家的家人奴僕,還有數十萬駐軍及其家屬。除此之外,臨安的“客戶”數量也不少,駐軍家屬、客戶構成了流求產業的主要勞動,以這半年來為例,無論是在絲廠的女工還是水泥廠的男工,已經開始習慣工廠裡的嚴格紀律,包括對他們個人衛生方面的起初他們認為極“苛刻”的要求。華夏的百姓適應力極強,而且他們原本就愛乾淨,臨安的衛生狀況,在趙與莒來之前便遠遠好於這個時代歐洲的任何一座城市。

原本是作坊雲集的武林坊一帶,現在慢慢變成了工廠,幾乎每日都可以聽到工人們開挖地基、建造廠房的聲音。大量磚石、水泥需要,同時帶動了臨安周邊幾個府縣磚廠、採石場的展,而流求人開的採石場因為採用火藥爆破、機械打磨的緣故,很快便在競爭之中脫穎而出。不過這個市場實在太大,流求的採石場、磚瓦廠也無法壟斷全部,故此那些小地磚窯、石場。也迎來一個展的興旺時期。

而這種興旺意味著更多的勞動力需求,那些因為種種原因失了土地的百姓,開始向這些地方聚攏,尋找可能存在的生計………若是在流求開辦的廠子裡,這種生計很極好,有宿舍有醫療。工錢也算是豐厚,還專為他們開辦了在士林間極受歡迎地“養老儲蓄”,使他們在老年或傷病之後,依然可以從流求銀行裡取得自己的一小份收入。而且,流求廠子還會開辦所謂“工廠子弟初等學堂”,就象是家中田地宅院可以傳給子女一般,只要這些新加入的工人在工廠中幹活過二十年,他們的子女在工廠子弟初等學堂中順利畢業。又不曾有違法亂紀之行徑。那麼他們的子女便可在流求工廠中獲得一份工作。

終身制員工,在流動性強、自由散漫的西方文化中是較少的,而在求穩、相對保守同時又重視忠誠的華夏文化圈中,卻是讓因為失去土地而心中茫然地百姓接受工業化地一個妙招。

鄧若水便在一篇評論中談及此事,以為若能推而廣之,則“男有分,女有歸,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皆有所養”,“大同之世至矣”。

趙景雲聚精會神地看著這篇評論,只覺得鄧若水雖然說得極是美妙。但實際操作之上,卻還有種種弊端。只是此時他尚無法看出這弊端罷了。他正思忖之間,突然聽得街上爆仗齊鳴,最初還只是三兩聲,接著便是連成了一片。

在臨安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流求產的爆仗不但相對安全,而且更加響亮,一般人家過屋喬遷,或是店鋪開張,總得放上個幾百上千響。可是象現今這般。全城都響成一片的。卻是絕無僅有。

“想來是……”

趙景雲抬頭放下筆,才站起身。石良飛也似地撞開他的門:“趙曼卿,大捷,前線大捷!”

“果然大捷,軍報如何?”儘管前線大捷是趙景雲意料之中的事情,可訊息傳來還是讓他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問道。

“還不知,要等《週刊》加刊出來。”石良喘著氣道:“人都湧向《週刊》公署了,只等那兒放出訊息!”

自從《京華秘聞》風波之後,大宋朝廷加強了對各類報紙、邸報的控制,頒佈了專門的管理條例,將軍事秘密、國務機密列入禁止播的範疇之中,還在禮部之下專設一司為“國家新聞司”,布可以公開的國家大事訊息,監管各類報紙邸報的報道。而《大宋時代週刊》憑著其與朝廷地關係,幾乎便成了官方指定的布。象前線軍報,傳到兵部之後,兵部轉給禮部國家新聞司,國家新聞司再傳給《週刊》,故此,對於小民而言,要知曉其詳情,最快地方法便是購買《週刊》。

“走,去週刊公署。”趙景雲也急切地想知道前線究竟是如何一個大捷法,他快步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