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可不是空手過去的,而是帶了30臺挖掘機過去的,招聘挖掘機的操作人員也很簡單,直接去藍翔就可以了。比·奇·中·文·網·首·發

高工資高待遇,那是讓貝小明輕而易舉就招到了90人,三班倒的開挖掘機。

挖掘機的最大作用就是挖,挖毛騰巴沙漠的沙,用沙製成黃沙鋼,建造各種各樣的廠房出來。

貝小明回到l市有15天,在這15天裡,沙漠廠可是做了很多事情的。

經過不停招收員工,沙漠廠已經不僅僅都是兵哥哥了,還有各類大學畢業生200人,加上沙漠廠原有的400人,沙漠廠又有了600人,加上管道維護那邊的200人,沙漠廠的總人數已經高達800人了。

看似很多,其實還是少了,100平方公里的治沙,僅是800人還是遠遠不夠的。

在沙漠廠開工之後,這裡做出了30個1千平方的儲水池,每個儲水池能夠裝3萬噸水,其中有15個是裝淡水,15個則是裝飲用水。

30個儲水池,佔地3萬個平方,看起來是很大一塊的,可有一大半還沒裝滿,畢竟管道輸送還沒那麼快。

儲水池分為兩種是不想浪費資源,淡水可以直接用來澆灌土地和一些要求不高的洗滌,不用再麻煩製成飲用水,那樣很浪費成本,土地是不需要奢侈到用自來水的。

這裡的淡水已經足夠大家用很長時間,居住廠房和貨物廠房也建立了十個,該是到了大力治沙的時候了。

真正要一勞永逸的把沙漠治好,那是要把沙變成土壤才行。

貝小明不想等皇竹草慢慢的把沙子變成土壤,他要不惜成本,人工製作出土壤來!加快轉化。

他的目標是挖空1平方公里所有的沙子,將這些沙子全部製成土壤,達成了這個目標,這就達成治沙辦公室劉主任給他協定的任務,可以得到第二份承包合同。

1平方公里等於100萬平方米,僅僅是把這裡的沙子挖光,那都是非常困難和耗費大量成本的。

既然貝小明決定不惜成本,那也不在乎困難,他開始制定計劃。

建造專門的制土廠和小自然廠,制土廠的構造是中間挖一個大坑,把沙子磨成粉灰,將這種沙粉灰和水相攪拌,然後達到一定濃稠度之後新增一定的有機物。

對土地最有營養最自然也是最方便的有機物,那就是糞便,還是人類的糞便,健康人的糞便,是能夠讓土壤變得最為肥沃,種什麼都會長的非常好。

說起來可能會讓人覺得噁心,但事實就是這樣,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從沙漠廠建立的第一天,貝小明就讓李建國做了一個龐大的化糞池,幾百人在這沙漠裡待了快兩個月,那池子裡面都裝了幾十噸屎尿了。

除了新增這種最自然的有機物,貝小明還購買土方新增進去。

有機物跟沙水混合物的比例是1比10,土方則是1比100,將這三種物體混合之後,就堆積到小自然廠裡面去。

在這種沙土上種上皇竹草,再放入一定數量的蚯蚓、駱駝和屎殼郎,一個小自然迴圈就開始了,稍後貝小明可能還會引進其他的動物,來加快自然的進行。

制土廠的攪拌池總體積是一萬個立方,分割成數十個不同大小的攪拌池,貝小明是讓趙紅忠儘快購買制土廠的攪拌裝置。

制土廠是一項大計劃,除了這個,還有很多別的計劃,其中第一個計劃就是建立海鹽加工廠。

海水製鹽的工藝流程是納潮、鹽田蒸發制滷、鹽田蒸發結晶、採鹽、原鹽集運、製造成品鹽。

海水經過貝小明製造的仙水大鼎分離之後,一邊出的是淡水,一邊出的直接就是海鹽和雜質了。

海鹽有各種顏色,其中白色、粉色、黑色、灰色和混合色最多,相比人們平時所食用的精製食鹽,海鹽還要稍稍貴上一些。

精製食鹽分為加碘鹽和不加碘鹽,加工程式比海鹽要多一些,卻沒有海鹽貴,那是為什麼?

因為海鹽的採集方式比精製食鹽複雜一些,並且很多人認為海鹽比精製食鹽更加健康,沒有經過重重加工,它們就能保留更多的微量元素。

但其實海鹽中的微量元素是真的非常微量,不會給人體帶來明顯的益處,而且海鹽要比精製食鹽粗糙,顆粒也更大。

兩種鹽都有基本的營養價值,主要就是質感和口感的不同。

也就是說,貝小明仙水大鼎出產的海鹽,只要再過濾掉雜質,直接就可以進行出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