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城市女人的生活非常遙遠。尤其是八十年代,國家開放了,有了物質的生活,有了大批的進口外國人和貨,年輕女人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大放異彩了,別說什麼女權女性意識了,什麼意識都沒了,只剩下種種好奇的慾望。
漫談中國女人(2)
男女平等的意識不足以教育女性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從來沒有過私人住宅——無論高低檔的住宅,都是公家分的,有私人財產的家庭也早都充公了;也從來沒有過私人的汽車——建國後所有汽車是公家分派的,有私車的也早都公產了;然後在“*”期間剷除了城市裡的貓狗寵物;一般的家庭,丈夫的工資養不起一個太太;解放後長大的男人們從來沒有受過獻花的訓練,女人從來不知道剃汗毛的用處……我們一懂人事,就知道男女平等,工作至上。
而在西方,女人們正在為了不當別墅中的主婦而鬥爭。
我們這裡發生的一切都和西方是反的,八十年代,在西方女權主義已經成了女性生活主流意識的時候,我們這裡很多年輕女人們反都開始憧憬著當專業太太的生活:車,房子,狗,丈夫,孩子,成了多年來她們的最高夢想。而這些夢想,又恰恰是我媽媽那些三十年代的年輕女性曾擔心會墮入的必然生活陷阱( 我媽媽當年上的上海藝專,實際就有培養高檔太太的性質 )。
媽媽的一句話老是出現在我耳邊:“我們年輕時鬥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把你們從這些東西中解放出來,但你們為什麼又把它們撿回來了?”她不明白。但身為一箇中國女權加革命媽媽的女兒,我瞭解身邊女人們為何要爭取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過去的教育抹殺了男女的性別特徵,突然國門一開,發現世界上別的地方的女人都不像我們這麼活著,生活中有那麼多為了女人而製造的東西,似乎只有當家庭婦女才有工夫去享受女性的天然,於是,我周圍的一些年輕女性奮身投入中產階級家庭婦女行列。
能選擇的女性模式並不多
記得小時候看《 紅樓夢 》,為了林黛玉來回地哭,就因為她沒得到賈寶玉。幾乎所有浪漫的女讀者都由此而蔑視薛寶釵,看到書的結尾,薛寶釵落了個單身母親,大家都說活該。其實單身母親的樂趣到了如今才揭曉,鬧了半天那也是一種天堂!我有個女朋友曾經很大膽地指出,她的一生寧可當薛寶釵也不當林黛玉,因為林黛玉其實是個事兒媽,這種人無論當朋友還是當情人都夠累人的。她那種議論很讓當時單純浪漫的女人受刺激,大家甚至懷疑她的人格。
當時我們正是青少年時期,當時我們剛開始思考一點兒女人問題,當時是“*”期間,沒有任何關於女人問題的書籍來參考,只有革命樣板戲裡的女英雄——誰都不想當那個!還有中國古典名著中的各種著名女人:花木蘭也是英雄,沒法效仿,潘金蓮是*,不敢效仿,杜十娘是*,李慧娘是妾,武則天、楊貴妃鬧得太大發了,一追究,不僅禍國殃民,也有高等賣淫的嫌疑……鬧了半天,就剩下林黛玉或薛寶釵這兩條路可供純情少女選擇了。
現代生活證明,林黛玉這種人不死就得當單身職業女性。沒有任何男人可以承擔一個女人渾身的敏感細胞。而女人如果一成熟就開始讀李清照的詩,那更是把自己的熱情讀死在句子裡,照著鏡子抒情,自己數皺紋兒吧。
我們這些新中國的後代,面臨的生活選擇很有限。父母都是雙職工,婦女解放運動變成了一種制度,女權的母親們自覺地把她們的生命獻給了國家,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中沒有說長大以後嫁人持家也是生活。等八十年代中國一開放,就好比《 紅樓夢 》中的大觀園開門了,想當什麼型別的女人都有可能了,於是最為人好奇的就是當家庭婦女。
漫談中國女人(3)
什麼叫家庭婦女?玩鍋碗瓢盆兒,玩花弄草,伺候心愛的男人,教育孩子,有更多的時間保養青春?不再步我們母親的後塵,不再死扛半邊天?
小時候讀《 青春之歌 》,林道靜為了給窮人幾塊錢惹來丈夫餘永澤的抱怨,使她走向革命。林道靜是林黛玉那類的人物,渾身是感覺,肯定是要在結婚以後鬧女權的。當家庭婦女的一個前提就是不能當林黛玉,當家庭婦女必須要有麻木的心態,才能平衡自我,因為那個家庭世界裡的任何人和東西都比那個主婦重要。
我在歐洲認識一位H太太,她一輩子就是為了伺候她並不愛戀的丈夫和她極愛戀的兒子。她過著典型的中產階級生活,獨家花園樓房,丈夫兒子汽車寵物鋼琴樣樣有,她當太太當媽又當保姆。每天開車去超市買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