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3章 提前開始的希望工程

把何娟娟送回採購中心,在何娟娟幽怨的目光中車隊跑回基地這邊。何娟娟上回那件事之後好像一下子放開了,簡直就是赤果果的表達著推倒張興明的,雖然張興明心裡也癢癢,但是還是不敢,先躲著吧。必竟太小了,這東西傷身哪。

回了基地直接跑地下去運動了一身汗,洗個澡換了衣服來到頂樓辦公室。

一進屋,徐小丫說:“老闆,希望基金的報告過來了,我放你桌上了。”

胡豔豔說:“會所的也到了。”

張興明點點頭,一隻手向後攏著還沒幹的頭髮走到辦公桌這邊坐下來,把椅子往前拉了拉,拿起報告看起來。

希望基金現在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宣傳,基金會會刊雜誌,一方面把西部的教育現狀客觀的展示到全國人民面前,另一方面把世界上不同地區國家的教育理念模式介紹到國內,雜誌上有連載文章發表故事時事幾大版塊,在全國各省公開發行銷售,同時,基金會的資金運作具體資料也會在雜誌上公佈出來。

第二件事是學校援建,重點是西部落後貧窮地區,山區以及少數民族地區,88年一年已經考察援建了四十幾所學校。這個東西快不起來,建學校不是一拍腦門掏錢蓋了完事,裡面有太多問題需要考慮了,人口,地理,交通,師資,地方上的溝通,地方主管部門的溝通,還有後續的書本教具老師校長住宿午餐,事情不要太多。

張興明對他們的要求就是不急,要保證建一所成一所,哪怕一年只完成一所學校也比建五十座幾個月半年就散了要強。基金會自己組建了固定的考察巡視小組,又組織了一些在校大學生志願者,整個西部山區的鑽,調研拍照寫報告,也是真的辛苦。

第三件事是師資援助,對這些地區現存的教職人員進行經濟援助,沒透過地方,是每個月直接發到個人手裡,悄悄的,裡面的道理大夥都懂。然後在全國大學徵召支教志願者,由基金會給發工資報車票到邊窮山區任教,合同期分一年二年三年,區別就是待遇不同,年頭越多待遇越好。

88年一年,已經給整個西部山區在存教師發放各種補助補貼三百二十一萬三千塊,援助了四百多名教師,對三百多所學校進行了補貼,並且已經組織了支教大學生二百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籤的三年合同。

年輕人熱血,一號召腦袋一熱就報名,但是這個不是誰都能去能堅持下來的,所以要甄選考察才行,必須要保證去一個穩一個,要不然這件事就失去了意義。

教育慈善是一個事業,不是想起來了拿點錢這麼簡單,這個是需要堅持十年二十年數十年不停滯的系統工程,所以不能急,必須穩紮穩打,做一點成一點才行,一旦一個點崩壞就會影響一大批。

國內後世的希望工程是92年才真正逐漸開始的,緣於91年解海龍的那張著名的蘇明娟的照片,那雙大眼睛感染了全國無數人,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這張成為希望工程宣傳片的照片拍於安徽金寨,中國教育的缺失艱難以西部為最,但絕對不止於西部,這是個全國性的問題。

燈火輝煌的都市背後,隱藏著多少我們看不到的悲傷無奈?

金寨,距離它的上級市六安只有五十多公里,離省會合肥只有一百二十公里,能理解嗎?得過且過能拖就拖我不苦我不累就天下太平的心理不是現在才有的,中國要改變的東西太多了。一個城市花幾個億建個政績景觀的時候,沒有人在意可能就十幾公里外有孩子上不起學穿不上衣吃不飽飯。

仔細的一項一項看完報告上的資料,張興明心裡還是很高興的,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慢慢會帶動著越來越多的人去參與去改變,將來總有一天會扭轉現在的狀況,為了這個目標張興明願意一年一年堅持下去。

會所這邊的報告就要簡單的多。

會所分為幾個部分:會員娛樂區,會員住宿區,會員餐飲區,會員休閒區,對外餐飲區,對外休閒區,六大部分。到88年底共有會員四十六名,人有點少,必竟剛剛運轉了一年。

巨大的會所88年給張興明虧了接近二千多萬,張興明也沒在意,心裡想著是不是趁李先生來串門的時候邀請他入會,相信李先生的帶動作用肯定是巨大的,會帶進來一批高階會員。

會所的真正意義不是賺錢,而是組織一個廣泛的商業、政治資源網路。以後張興明會定期不定期的組織一些商業活動,請一些商業名人來會所演講,會組織一些生意來讓會員參與。他記得李先生的長江學院後來在國內組織過emBa班,後來的許多名人大富都曾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