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的長江自身資本其實在那個時候真心一般,別看服不服公佈的資料是接近四百億港元,那是股市價,是虛的,只要不賣股票就不存在,真實資產至少要減一半下來,也就是二百億港元左右,這其中李先生只佔了百分之四十幾而已。
長江之所以在90年代爆發式的增漲完全是依仗內地政府的支援,國家為了港島的和平穩定迴歸真的是付出了很多東西,但也只能無奈的付出,沒有別的辦法。
國內的大型港口碼頭大型基建讓一批港島“愛國鉅商”成長為了真正的鉅富,定價他們說的算,資金由國家貸款提供,然後又要分取經營紅利,李先生,霍十四,和張興明合作麗聲那個木先生,成為首任長官的董家,包括李先生的二公子,後世港島的所謂豪門全部是這麼發達起來的。
不過話說回來,在港島和濠江的迴歸上他們也確實起了作用,商人嘛,無利如何起早?這不過就是一種利益交換,所以後來他們的資本轉移也好,逢難必退也罷也就不足為奇,必竟人家是外國人,是宣誓效忠約翰女王的人。
咱們國家最好玩的事情就是高官,富商,明星都不是中國人。這些人在國內苦心鑽營,享受各種紅利待遇,一旦成了名掙了錢扭身就走毫不留戀。文人風骨啊,從清末時期至今,洋人至上的信念就被這些有話語權的文人們刻到了民族的骨頭上了。
凡是傳統的就是不好的低端的,節日,民俗,樂器,文字舞蹈戲曲,甚至給祖宗長輩的跪拜禮。
二哥在心裡算了一下問:“你投這四十億能佔多少?”
李先生猶豫了一下說:“四十幾,淡馬西控股經營,還要按慣利給海運公司留一點。”
二哥又算了一下下意識的說:“總共才不到二十億美元,這深水港碼頭也沒多少錢哪,這個不能全資嗎?咱們自己出資建設經營。”
李先生明顯的愣了一下說:“全資?當然可以啊,不過還沒有哪一家公司這麼做,總要均攤利益出去的,吃獨食走不遠,盯著的人太多了。”李先生苦笑著解釋了一下,說:“而且這個投資額度太大,回收週期又長,風險也很大的,現在全世界只有內地是政府完全全資,不過現在也在改革,在歐美國家都是政府擁有土地和港口主權,建設經營由私人公司完成或者由政府和公司共同完成的,主要還是資金投入問題。”
二哥點了點頭,這話如果自己信了那就真見鬼了,投資大週期長確實存在,但是利益也大啊,沒有足夠的利益瘋了李先生滿世界的投資這一塊。
喝了口茶,二哥說:“四十億,沒什麼問題,我借十億美元給你們好了,對了,你要借多長時間?怎麼還款?”
李先生愣住了,呆了一下問:“孫先生你是說,十億美元?”
二哥點頭說:“對,十億美元,也沒多少啊,你借多長時間?”
李先生和李公子對視了一眼,對二哥說:“八年,不不,五年,五年期,孫先生可以說說你的條件嗎?”
二哥說:“條件?沒有什麼條件,李先生你只要籤個字就行,質押抵押什麼的都不用,我相信你。”搓了搓頭髮笑著說:“而且說實話,十億美元真的是小錢,就算你真不還也無所謂,你李先生值這個價,值得花這個錢去認識。不過,話說回來,借你這個錢也不是白借,我需要李先生你一個態度。”
李先生問:“態度?什麼態度?”
二哥看著李先生的眼睛說:“對內地的態度,對97迴歸的態度,對內地投資的態度。”
李先生皺了下眉頭,問:“孫先生是代表內地政府?和祥?”
二哥搖了搖頭說:“你想多了,和祥和內地政府一丁點兒關係也沒有,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如果硬要說有什麼的話,就是和祥是中國人的產業,她熱愛這個國家,她會透過自身的努力去為這個國家做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和政府無關。”
李先生問:“那孫先生所說的態度是指?”
二哥點了根菸說:“對內地的態度不是對內地政府的態度,而是對這個國家的態度,你也是中國人,我記得你是從潮汕出來的,這是你的祖國,這一點不會因為國籍的改變而改變。對97迴歸的態度是做為一箇中國人對祖國統一的態度,也和政府無關。
對內地投資的態度就複雜一點,但是我覺得,做為一箇中國人,最起碼應該心裡有個底線,你可以不喜歡她,但是不要傷害她。李先生你現在主要是做地產生意,那麼,歐美的地產經營模式就真的適合內地嗎?為了追求利潤去傷害老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