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6章 為什麼會產業失衡

工輕工企業,在港島我有一家銀行,有酒店和一些地產,安保公司也註冊了,商場和超級市場也有做,還有一家投資公司和一家商學院,總的來說,資產方面目前來說,應該和港島富豪十大差不多,你問這個幹什麼?”

90年以前,港島富豪的出身還很均衡,大多以實業為主,首富那時候的主業還是塑膠,資產也剛進入前十,到94年首富才拋開塑膠以地產商人身份登頂,從此一路狂奔下來。

從90年開始,實業富豪逐漸敗出港島富豪榜,變成了以地產業為主的那幾個人。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港島實業產業開始沒落,同時內地地產業抬頭,到90年代中後期,地產商統治了豪商名單,國內強制取消了福利房政策。這就是商人從政的代價。

內地為了拉攏這些具有影響力的港島商人,給了他們大量的政策政治上的優待,打造出了一批地產豪商,他們從港島到內地縱馬狂奔,引起了整個國土上的產業失衡,縱眼看去,搞實業全變成了低人一等的土老帽,鮮亮的是地產,是金融。

而這兩個產業,一個是是喝人血的社會寄生蟲,一個是喝人血的產業寄生蟲,如果說地產業或許還有一些帶動性的話,那麼金融業則完完全全產生不了一點社會價值。結果就是老百姓越來越窮,實業越來越衰敗。

國人從外面學東西從來都只是學皮毛的,只要能帶來即時利益,所有的負面的東西就全部視而不見掩藏起來,我富之後哪管洪水濤天。看看國外的福利政策和產業工人的社會地位,那是地產和金融業的籠頭。

等國家發現了這一點想要調控產業平衡的時候,這些獲利者不但沒有一點感恩的心理起一點正面作用,反而是轉移資金傾售產業跑到國外親爹那邊搞起了實業,因為在親爹那玩地產金融這套是要被打屁股的,那面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何其悲哀。

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為了保證港島迴歸的平穩,就是為了國家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