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是一家即將紅遍全國蓋起千萬大樓的企業啊,幾間慘不忍睹的舊房子,幾臺縫紉機,一群縫衣工,就是這個廠的全部了。
說明來意,可讓製衣廠的幾個人高興夠嗆,這下可算找到銷路了,不用再為工資愁了。話說這個年代,最不好做的就是服裝生意,為啥呢?所有的國企都發工作服啊,像張興明家這裡,基乎上班的男人出門都是穿著工作服的,這種現像一直執續到90年代中期才徹底改變。而且這年頭講究的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誰家女的不會縫補衣服都不好意思出門,這年頭結婚第一就得買臺縫紉機在家裡的。
(80年代遼東這塊結婚四大件:尚海表縫紉機腳踏車收音機,80年代中期改成收錄機,到了後期把腳踏車去了換上個電視機,表也成了電子錶;90年以後是進口表電視機收錄機錄影機,有的地方還要加上摩托車;95年以後是瑞士表電視機電冰箱Vcd,還有多少多少條腿的,說的是傢俱,這裡就不說了)
廠長姓張,四十歲左右的女同志(有興趣的上百度,這是個女強人),說話乾脆辦事痛快,四個省的風衣代理說籤就簽了,不過要求貨到結款,張興明也同意了,簽了合同雙方吃了頓飯,算是合作開始,就等張興明回去打電話過來要貨。
走走停停一大圈,1983年7月30號,八個人回到了南墳,學校已經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