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工人有三千來人,確實像他說的那樣,除去辦公室和檢修組以外,大部分崗位事實上都是大集體在頂崗。
碎礦算是選礦這邊最苦最累也最髒的活了,原來碎礦這道工序是在露天礦區那邊的,不過裝置老化比較嚴重,產量也跟不上生產了,後來劃歸選礦廠,在這邊新建的廠房上的新裝置。是整個本鋼系統矽肺的重災區。
矽肺這種職業病在冶金系統的礦山才有,而且相當普遍,主要是粉塵吸入引起的肺部鐵化,最後人因為無法呼吸而死,火化後還能留下一個黑色的鐵肺在烈火中熠熠生輝。
全國工業體系內,全民工的待遇都比大集體要高得多,但碎礦的大集體工人待遇和全民一樣,甚至還要高出一點。
因為沒人幹,誰也不想嘗試矽肺的感覺。全民工是鐵飯碗,不幹廠子也沒辦法,只好提高待遇讓大集體補進來,大集體的工人為了多掙點錢搶著往裡進。為了平衡,技校畢業生和治金系統學校畢業生進廠都是強制進碎礦的,規定兩年內不能調動,不過一般一年出頭大部分就都調走了,因為每年都有新畢業生補進來,廠子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之所以矽肺率這麼高,是因為除塵裝置不能轉,大價錢買回來的除塵裝置全部成為廠房的裝飾品,一年之中也就是上級檢查那天轉幾個小時。
因為除塵裝置是噴水除塵,一轉,粉碎後的礦石就會大面積粘集在傳送皮帶上。不明白為什麼不能發明空氣抽排式的除塵裝置。
平時廠房裡塵煙瀰漫,雖然有防塵口罩,但效果並不那麼盡人意。
而且碎礦的安全隱患非常多,傳送皮帶全程無護欄,人就在皮帶兩邊不足八十公分的地方活動,要知道,礦石傳送皮帶,只要你身體的哪個部位被掛到,就直接會把人扯到皮帶上,沒有救。如果沒有別人幫助,再好的身體再大的力量也下不來,站都站不起,只有等死。
而工人都是一個人管幾條皮帶的,沒有其他人,裝置的轉動聲音幾百分貝,使勁喊也就傳出去兩米遠。
每個班組的工段長下班的時候是最緊張的,站在澡堂門口數人,在碎礦上班每個班都要洗澡,一身一臉的灰夾汗,像京劇臉譜一樣。在這裡班前點名班後數人,沒有人敢悄悄來偷偷走,都要有個交待,缺一個人真的是大事情。
老寧曾經在碎礦上了三年班,傷的不說,死了五個,我自己也兩次工傷,腰椎裂了,少了一截手指。
沒有人在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