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了?董哥。”
叢書記笑著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他的新秘書小董,對,就是市局那個小董。
老媽站起來,叢書記擺手說:“不客氣不客氣,你們吃,別弄的我以後不敢來了。”
老媽說:“那你隨便坐,和二明說話吧,俺們把飯吃完。”
張興明把叢書記和小董讓到沙發上坐下來,跑去泡了茶端過來。
叢書記說:“現在見著你一面可是真難嘍,要不是沈書記跟我說了一聲,我都不知道你跑回來了,回來能呆幾天?”
張興明說:“呆幾天吧,陪我姥回老家看看,爭取多呆幾天,也確實挺長時間沒回來了。”
叢書記說:“老城這邊改造差不多了,廠區這邊該遷的也在動,不過我看了你們的計劃,下一步怎麼是往西北走了?不是定的東擴嗎?哦還有北面。我這一聽你回來趕緊過來,聽你說一聲我這心裡才有底呀。”從兜裡掏了一張地圖來鋪到茶几上,用手指敲了敲。
張興明說:“人往東走,廠往北移,但是市得往西北走,這樣,中心區,居住區,產業區和發展區就鋪開了。咱杯溪山多地少,居民往東走就是為了把更我的平地讓出來,廠子往北遷是為了發展和環保,但其實我最看重的就是西北。”
張興明拿手指點了點地圖:“和奉天連上,無縫連線。這就是我的目的。等這裡的和祥廣場建好,馬上會修一條連線機場和奉天市區的雙向十六車道。”他笑著說:“兩年以後,我要讓姚千戶那邊的公司企業掛著咱杯溪的牌子,就像冀北到處掛著京城的牌子那樣。”
叢書記看了看地圖皺著眉想了想說:“這計劃可有點大啊,露出去得讓人罵。原來咱的計劃沒有這條路吧?真修這麼寬?”
張興明說:“85年那會兒就有這個想法了,時機一直不成熟,昨天老爺子才吐口。老爺子今年肯定是走了,臨走才下定決心,估計上面也不能反對。這個機會咱不得抓住啊?”
叢書記說:“吐啥口?能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