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指揮官似乎是狗急跳牆,再次增強了反擊的力度,起碼有四五千名鬼子及日印軍士兵,向突前的這個坦克連及兩個裝甲步兵連撲來。
空中的殲擊機、轟炸機及地面部隊的火力,已經無法壓制日軍的瘋狂,'潮'水般的敵人,利用建築物的阻擋,向據守於鎮子中央地帶的安家軍官兵發起死亡突擊。在這種情況下,統率三個連作戰的坦克連上尉連長,呼叫炮火增援,很快一排排密集的炮彈落入鬼子及日印軍群中,將這些幾乎陷入瘋狂狀態的傢伙炸得屍骨無存。
日軍的決死反撲一浪高過一浪,但這時我軍主力已經肅清鎮子外圍陣地,除了一個坦克團及兩個裝甲步兵團殺進鎮子作為支援外,其餘部隊從外面繞過鎮子,從左右兩翼向後方突進,準備對日軍實施包抄。
為了避免全軍覆沒的命運,日軍指揮官不得不下令撤退,全軍退往南面十五公里的阿散索爾城。
阿散索爾位於達莫德爾河北岸,為鐵路、公路和水運交通樞紐,日軍侵入前城市人口高達五十萬,因為東南面有拉尼甘傑大煤田,於本世紀初發展為工礦城市,毗鄰有銅、鐵、鉛、鋅等礦區,三十年代初塔塔集團在這裡建有大型鋼鐵廠兩座,冶金和鍊鋁廠各一座,此外還有英國資本控制的大型機械廠、造紙廠、電纜廠、汽車製造廠、'藥'廠、化工廠等,與東南方的拉尼甘傑、杜爾加布林兩座城市,共同組成了東印度地區最有名的工業基地。
不過,日軍的指揮官顯然沒有想過,在對手擁有坦克、裝甲車的速度優勢,同時天空又有戰機打擊和'騷'擾的情況下撤退,是何等悲慘的一件事。
潰逃中的鬼子及日印軍士兵,被緊追不捨的坦克和裝甲車追上,分割包圍,迅速地被殲滅,截止下午三點,進攻部隊的前鋒已經順利進抵阿散索爾城下,由吉德倫金鎮向南撤的鬼子和日印軍士兵,在追殲中全軍覆沒。
戰後確認,堅守這裡的是日軍一個獨立步兵旅團,外加兩今日印軍師,全員三萬人,與預計的結果相符。但這樣的兵力顯然不足以保證防守的寬度和厚度,在安家軍空地一體的打擊下,失敗不可避免。
空軍再次對阿散索爾的防禦體系進行了偵查,日軍指揮官似乎對吉德倫金鎮如此快便陷落大為忌憚,再次加強了對城市外圍陣地的防守,同時在城市裡的大樓、工廠等地建築物,又部署了新的街壘,似乎準備用巷戰來阻止安家軍的進攻。
根據這段時間偵察機的反覆確認,目前阿散索爾、拉尼甘傑、杜爾加布林的工廠區與以前未有明顯的變化。情報部門分析後認為:現在日軍工程師僅僅拆卸沿海地區城市那些工廠企業的機械裝置,便已經忙得腳不沾地,達莫德爾河地區的工廠企業,還未來得及動手,我軍已經兵臨城下。
不過,正因為阿散索爾城的大多數工廠企業未及拆遷,在林立的鋼鐵叢林中,更容易部署防禦陣地,對此方面軍司令部已經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晚上七點,沒有給阿散索爾的日軍太多準備時間,南線叢集待後方的炮兵部隊趕到後,立即展開攻城作戰。
首先依然是炮擊,不計其數的流星火雨,爭先恐後地向著日軍的陣地撲去,大地猶如發生強烈的地震一樣,劇烈地顫抖,大大小小的火球騰空而起,整個阿散索爾城上空籠罩著黑'色'的煙雲。
在密集的爆炸聲中,一排炮彈剛剛呼嘯著落地,緊接著又是一排炮彈帶著刺耳的尖嘯聲向日軍陣地飛去。
高強度的炮擊,一直持續了半個小時,近幹噸鋼鐵落到阿散索爾城的日軍外圍陣地上,一道道堅固的防線被摧毀得幹瘡百孔,支離破碎。
炮火準備過後,豹四四坦克及半履帶式裝甲戰車再次發出“轟隆隆”的震懾人心靈的巨大轟鳴,向著日軍的陣地兇猛地撲去,後面緊跟著裝甲運兵車,再後面則是呈散兵線發起突擊的步兵。
這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在高速的衝刺中,所有的車輛全部開啟車燈,防空兵的探照燈也開到最亮,明晃晃的直'射'燈光,把鬼子及日印軍士兵照'射'得頭暈眼花,膽戰心驚。
豹四四坦克和裝甲戰車轟鳴著繼續前進……”齒np坦克炮噴'射'著,不斷地把因恐懼而忙碌'亂''射'的敵人火力點送上天空,衝鋒中的步兵們由於背對著光進攻沒有受到影響,他們伴隨著坦克和裝甲車快速前進。
適應黑暗的鬼子及日印軍士兵,苦不堪言,目不能視物,只能胡'亂''射'擊,但這種行為顯然為他們帶來了滅頂之災,幾乎每一座噴吐火舌的工事都遭到毀滅'性'打擊,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