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度帶上正確的執行軌道!”
柳申科夫言語間非常無奈:“雖然我和互林據理力爭,但無奈孤掌難鳴,他們都認為,若是眼睜睜看著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被納粹毀滅,將多年革命的心血付諸流水,無疑是對信仰的布林什維克主義的一種可恥背叛!
“當然,這種理想與信念的背後,也有個人的因素,他們中許多人不同於我們遠東的幹部,其家***多留滯於歐洲地區,擔心遭受納粹及斯大林的雙重迫害,現在有這麼好的和解機會,他們不願意放棄!”
聽到遠東蘇維埃共和國如此容易便舉手投降,安毅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想了想問道:
“老師,你們在進行領導人選舉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遠***疏的問題?比如,控制候選人名單,對選舉進行指導,以確保領導意志的實現!我們中國有句話叫做‘黨內無派,千奇百怪’,意思是有組織的地方就有派系,有派系的地方就會有利益糾葛,就有分歧和爭鬥,沒有才奇怪。
“比如我們南華,為了牢牢把握正確的方向,在廣泛民主的基礎上,基本上是由我來確定最終的方針政策作為遠東蘇維埃共和國元勳的您和互林老師,就沒有最終的決策權?”
“一個人做決定?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和斯大林又有何分別?”
柳申科夫有些驚訝地看了安毅一下,隨後搖了搖頭:
“安毅,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我可不像你,南華共和國基本上是你一手打造,你擔任黨'主席'的那個國家民主黨,更多地像是你率領的軍隊的附庸,加上你控制了經濟大權,杜絕了軍政官員背叛的苗頭,所以你才可以做到一言而決!
“而我們這邊,原本就是因為理想與信念而聚集在一起,政治局的成員基本上都是黨內、軍內有卓越影響力的領袖,大多來自蘇布中央政治局,由全體黨員民主選舉產生。從黨內的資歷上來說,我和互林還算是小字輩。我們遠東蘇維埃共和國創立之初,就旗幟鮮明地反對個人獨裁,實行的是集體領導制度,無法隨意剝奪別人的決策權力!”
說到這裡,柳申科夫苦笑了一下:“當然,民主並非萬能靈'藥',也有許多讓人苦惱的地方,最麻煩的就是意見無法及時得到統一,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甚至有時候錯誤的方針政策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導致路線的失敗。
“比如,當初蘇軍全線侵入烏拉爾,局勢異常危急,政治局常委裡面竟然有近半的人主張投降,若非我和葉戈羅夫、互林力排眾議,堅持‘即便是和談,也需要在打一場大勝仗後提出,這樣才能爭取足夠的和談空間’,那些人認為有道理,透過了‘以打促和’的指導思想。
“隨後,蘇維埃中央發出了‘一切為了西線’的號召,一邊積極防守,一邊調動兵力。在此期間,各條戰線頻現險情,我在後方事事'操'心,拆東牆補西牆,嘔心瀝血,終於在春季來臨後,穩住了陣腳。經過四個多月的不懈努力,我們在喀山地區圈住了近百萬軍隊。原本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堅定勝利的信念,消滅包圍圈內的敵人,然後一鼓作氣,向西進攻莫斯科,即便不能成功翻盤,也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存態勢。
“可是,誰能想到,德國人竟然對盟友下起了狠手?短短的兩週時間,勢如破竹,德國人在各條戰線均取得突破,尤其是在明斯克方向,二十個蘇軍師被合圍,情況已經極其危險。根據情報部門從德國竊取的訊息,德國入侵蘇聯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摧毀蘇維埃政權,更是要消滅這塊土地上的俄羅斯及烏克蘭等斯拉夫民族的人民。在這種情況下,就連長期敵視蘇俄的帝俄羅曼諾夫王朝的王室成員,也公開呼籲全體俄羅斯人團結一致,共同應對納粹的侵略,否則有亡國滅種之禍”
安毅有些驚訝,問道:“就連與蘇維埃有血海深仇的羅曼諾夫王朝的王室成員也呼籲一致對外?難道他們忘記了尼古拉二世的血海深仇了嗎?”
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七日凌晨,羅曼諾夫王朝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一家在葉卡捷琳堡與其他皇室家族成員一起被槍決,但由於二月革命前皇太后與皇后不和,藉口外出遊歷,帶著長女回到自己的祖國丹麥居住,得以儲存了王室血脈。
羅曼諾夫王朝對於白俄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安毅有些擔心南華的白俄會受到觸動,影響正常的秩序。
柳申科夫道:“或許是基於國家民族的利益,也有可能是受到英國和美國的支援,畢竟現在羅曼諾夫王朝的王室成員***於美國,必須得遵從主人的意見。英、美非常樂於看到一個團結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