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上的優勢,再加上精良的武器裝備,要解決對手,應該也不是很困難。
從日本高層內部獲得的絕密訊息,日軍之所以遲遲未發起遠東戰事,在於其'政府'正在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國進行外交斡旋,爭取更大的利益和好處。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歐美列強對於日本北上,普遍持歡迎態度。
尤其是英美兩國,更是不遺餘力地支援,因為這意味著日本將把發展重心向北亞傾斜,在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佈置的軍隊也會抽調北上,這將極大地緩和當前的緊張氣氛,對於維護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是非常有好處的。
佔領蘭印群島後,日本'政府'表現了非同一般的慷慨大度,慷慨允諾,美國資本擁有在蘭印群島自由投資和貿易的特權,美國財閥可以在蘭印群島自由開礦和修築鐵路,允許美國工業品以極低的關稅向蘭印群島傾銷。
種種利好措施,極大地刺激了美國資本的熱情,進入二季度,美國經濟竟然出現了復甦的跡象。
日本的形象,在美國國民心目中得到極大提升,從中吃到甜頭的美國各大財團,再次開出十億美元的貸款金額,方便日本購買美國出產的武器裝備,而這一次的抵押物件,竟然是遠東地區的土地、油井和礦山,還有鐵路的修築權。
不得不說,馬克思關於“資本從來到世間起,從頭到腳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這一論斷,是極為正確的。
法國也支援日本北上。法國並不甘心位於東南亞的殖民地丟失,雖然恪於德國的壓力,無法派出軍隊跨越地中海、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進行遠征,但他們依然在想辦法搞風搞雨,最新的舉措是挑動泰國'政府'出兵,謀奪湄公河三角洲的土地,力圖給南華'政府'添'亂'。法國人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根據法國從南京高層人士那裡得到的訊息,安家軍主力已然北上,直接'插'手中亞地區的戰爭,目前在南華本土只佈置了兩個方面軍,總兵力不過二十萬,若是泰國這個時候果斷出手,未嘗不可圓開疆拓土的美夢。法國人的打算是最好南華與泰國拼個兩敗俱傷,到時候法國就可以派出陸軍,兵不血刃收復安南,說不一定到時候連泰國一起拿下。
但是,法國'政府'非常擔心日本會從中'插'上一腳。
現在的日本海軍,已經壓倒英國和美國海軍在太平洋西部具有決定'性'的優勢,再加上其強大的陸軍,安南由中國或者泰國人掌控法國人尚有捲土重來的希望,但若是日本趁機'插'手奪取,那就真的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同時,法國的主要對手,並不是安家軍,而是軍事實力急速擴張且近在咫尺的德國。對於法國而言,安南丟掉不傷根本,但若是應對德國的措施不得力,那真有亡國滅種之貨。
由於蘇聯大肅反的影響,歐美各國在蘇聯的情報機構全軍覆沒,對於蘇聯的情況一無所知,根本就不知道德國正在與蘇聯秘密協商,締結和平條約,也不清楚日本進攻北亞本來就是應莫斯科方面之邀請,反而認為斯大林絕對不會允許日本染指蘇聯的國土,日本選擇北上,必將觸及莫斯科方面的核心利益,這樣必然會挑起蘇聯與日本之間的矛盾,進而影響蘇聯與德國的關係,使得德國必將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蘇聯身上,這對法國爭取更多時間完成陸軍和空軍的擴軍與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是有好處的。
德國和義大利對於日本北上,更是持歡迎態度。
墨索里尼就不說了,義大利'政府'在日本有大量貸款,現在義大利已經嚐到了好處,每個月都有大筆利息進賬,看日本猶如癩蛤蟆看綠豆,越來越順眼。而在希特勒心目中,未來蘇德之間必有一戰,若是有一個盟友能夠在蘇聯背後進行牽制,甚至乾脆直接進攻蘇聯,分擔蘇聯的兵力,沒有比這更美妙的事情了。
對於遠東共和國,歐美各國的情感極為複雜。
至今為止,僅僅只有墨西哥、阿根廷、瓜地馬拉、海地、賴比瑞亞、南華等十二個國家與之建交,其中並不包括英美法等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大國。在這些國家眼裡,同一個民族、同一種語言和文化,並持同一種信仰的遠東共和國'政府',並不值得信任。在其內部矛盾尖銳時,固然可以打得昏天黑地,但若是遭到外來的侵略,有很大的可能會放下分歧,一致對外,現在中國發生的一切,不就證明了這種推斷是可能的嗎?
既然如此,那為何不支援一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國家來打破這種可能,真正地消滅赤'色'政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