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1部分

豎向鐵路,分別是西邊的中亞鐵路,中間的遠東鐵路和東邊的近東鐵路。中亞鐵路起自俄羅斯伏爾加河畔的薩拉托夫,經烏拉爾斯克、達坎加齊一路南下,繞過鹹海北岸的低地,順著錫爾河到塔什干北部重鎮阿雷斯,與裡海鐵路連線。

遠東鐵路的,為西伯利亞鐵路的重要乾點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經卡拉幹達,過楚伊犁山,在布林利克與裡海鐵路匯攏;近東鐵路北起西伯利亞鐵路重要城市巴爾瑙爾,幾乎是繞著中國的西部邊疆,一直到阿拉木圖。後世聯通裡海沿海和鹹海一直到查爾周的鐵路,目前只由裡海鐵路修到努庫斯。

因此,這個時候裡海邊的遠東西路軍要北上,最理想的路線就是由裡海鐵路東進,在塔什干以北的阿雷斯換乘中亞鐵路列車,由於全部為鐵路轉運,幾乎不怎麼需要消耗燃油,只需燒煤就行了,而西伯利亞地區最不缺的就是煤了。

'摸'清楚蘇軍的底細後,十二日上午,卡拉套山南麓的遠東軍中路大軍,趁著蘇軍準備撤退慌'亂'之際,出人意料地集中六個集團軍,突然向突厥斯坦城發起進攻。無心戀戰的蘇軍一路瘋狂向南逃跑,遠東軍在後面拼命追,若趕鴨子一樣,兵不血刃攻佔了阿雷斯,控制了這個裡海鐵路和中亞鐵路交匯的交通樞紐。

正值全軍轉移軍心動搖之際,根本無力組織部隊進行反擊,慌'亂'之下,蘇軍中亞戰區司令庫利克大將下令棄守塔什干,乘火車南撤至因扎克,然後由裡海鐵路支線到費爾幹納盆地以東的吉爾吉斯西部重鎮拉扎爾阿巴德(今賈拉拉巴德),再由公路前往伏龍芝。

十二日下午,遠東軍西路軍和唐問集團軍兩個師,佔領土庫曼首府阿什哈巴德,隨即調集三列火車為全軍前驅,一路向東打。

十三日晨,遠東軍中路軍收復空無一兵的塔什干,這座擁有堅固防禦工事、人口二十餘萬的烏茲別克最大城市宣告易主。

同日下午,遠東軍東路軍經過三天三夜的戰鬥,以付出一萬二千人傷亡的重大代價,全殲蘇軍一個師一萬一千一百九十七人,徹底佔領布林利克城。戰鬥結束後,東路軍高層把蘇軍的表現以及經驗教訓匯聚成冊,彙報到了遠東最高統帥部,為今後的對蘇作戰提供參考。

十四日,經過一日的激戰,唐問率領兩個師部隊,進佔裡海東岸重要港口城市克拉斯諾夫斯克,並迅速控制大巴爾汗山脈以南的油田區。這片油田是裡海油田的組成部分,與蘇聯最大的油田巴庫油田隔海相望,目前的日產油量高達四千噸,是安家軍必須要控制的戰略要地。

十五日上午,向西急進的遠東軍西路軍前鋒部隊,與安家軍葉、李方面軍會師於查爾周城。葉、李方面軍留了下來,收復附近的卡爾希、布哈拉、克爾米澤、撒馬爾罕等城,遠東軍稍作停留,繼續向西。

十五日下午,安家軍中亞戰區司令部調動第二炮兵一個團和兩個工兵師南下,其中第二炮兵那個團部署到了港口後方三百多米高的克拉茲山上,而兩個工兵師,一個負責環繞克拉斯諾夫斯克的克拉茲半島和契列肯半島的海防要塞的修建,另一個則在涅位元達格油田以西的海岸線構築海防要塞,修建軍營,以確保石油產區的絕對安全。

十六日,安家軍鄱陽湖艦隊正式進入長江主航道,順江而下,出長江口,南下南華。日本海軍第二、第三艦隊在安家軍空軍的威懾下,沒有派出艦隊圍殺,只是調派了幾艘防空驅逐艦遠遠監視。安家軍海空軍不願意節外生枝,也未對其驅逐,於三天后順利抵達海防港。至此,安家軍海軍主力艦隊終於匯攏,開始正式編組艦隊。

十七日上午,安家軍葉、李方面軍一部,乘坐火車,由裡海鐵路支線,有驚無險地進入塔吉克首府斯大林納巴德(今杜尚別)。這是中亞五個加盟共和國中,第三個佔領的首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由於蘇軍已經撤離完畢,安家軍迅速展開地方政權的建設工作。

十七日下午,遠東軍中路軍和西路軍,在塔什干地區順利會師,隨後開始部署部隊北撤事宜

十九日上午,南華,新京,總參會議室。

副總參謀長楊飛上將站在地圖前,手裡拿著指揮棒,侃侃而談:“截止今日凌晨零時,我們已經佔領哈薩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大部分地區,而前日對斯大林納巴德城的佔領,則可以被認為是塔吉克的光復。塔吉克東鄰新疆,南界阿富汗,帕米爾高原貫穿全境,山地和高原佔90%以上,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僅有斯大林納巴德周邊地區地勢稍微平坦,可以進行耕種。

“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