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沒有把部隊全都佈置在山口位置,在於炮兵出身的庫利克深知遠東軍擁有絕對的炮火優勢,一通大炮覆蓋下來,部隊越密集受創越慘烈。聯軍的進攻,其實早在庫利克的預料之中,但現在的問題是,在對手迅猛如雷的攻擊下,布林利克守還是不守?
守,四個師極有可能陷入對方的包圍,全軍覆沒。
撤,布林利克為鐵路樞紐,一旦放棄,裡海鐵路和遠東鐵路均被對方控制,整個部隊將被敵人分割成幾段,敵人的中路和西路大軍,只需按部就班向西緩緩壓來,整個中亞戰事將將面臨崩潰。
就在庫利克委決不下的時候,來自莫斯科的一份急電讓他迅速下定了決心,立即做出幾項調動:
一、駐防布林利克的部隊留下一個最精銳的師,利用城防工事進行最堅決的抵抗,等待主力部隊集結,為反攻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其餘部隊悉數退過楚河;二、命令駐土庫曼首府阿什哈巴德的一個警備師,連同鐵路沿線的戍守部隊,迅速西進,由鐵路撤至吉爾吉斯共和國首府伏龍芝,若是查爾周城被敵佔領,則由公路前往,務必避開敵軍主力,儲存實力;三、命令崔可夫加快行軍步伐,儘快趕到阿拉木圖,等待下一步作戰命令;四,駐守塔什干的兩個軍,應立即遷移民眾,撤除工廠裝置,向伏龍芝遷移,避免與西線來的遠東軍決戰。
原來,莫斯科發來的密電告知:遠東共和國高層已經做出了在中亞境內作戰的軍隊全部北調的命令,整個中亞地區的遠東軍,將在近期撤離。
到現在為止,庫利克還不知道中路軍左翼是安家軍獨自行動,也不知道楚伊犁山和土庫蘭達格山防線的失陷,和安家軍均有直接的關係,以為一切都是布柳赫爾和葉戈羅夫兩位元帥統率的軍隊所為,心中對遠東軍充滿了敬畏,但對於安家軍卻看不起,在庫利克心目中,中**隊哪裡有什麼戰鬥力可言,若離開遠東軍,即便是以寡敵眾,他也有信心可以取得完勝。
在庫利克看來,遠東軍要回撤,走中亞鐵路是最方便快捷的,與其在裡海鐵路沿線留下部隊,任由遠東軍若碾死螞蟻一樣一一消滅,還不如把所有部隊收縮起來,儲存實力,等到遠東軍撤離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尋以為佔了大便宜的中國人的晦氣。
在這種戰略思想指導下,庫利克甚至準備把堵在西線遠東軍回程鐵路線上的、擁有堅固城防的塔什干也拱手相讓。
只要能送走遠東軍這個瘟神,任何的放棄都是值得的!
東方的天空漸漸明亮,晨曦籠罩大地,隨著天'色'越來越亮,已經抵近布林利克的遠東軍,開始發起總攻擊。
漫天飛舞的火箭炮彈,宣告了進攻的開始。
雖然布林利克城四周同時出現了搭載步兵的卡車、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大量輕型和中型坦克隆隆向前,聲勢驚天動地,似乎主力部隊隨時都可以越過楚河,拿下楚城,進而威'逼'吉爾吉斯首都伏龍芝。
但是,遠東軍開到楚河西岸邊,看到河對岸的蘇軍已經嚴正以待,便縮了回去,隨即對布林利克城發起總攻。
半小時後,城市北面的街頭,已經滿是遠東軍官兵的身影,可是,遠東軍的傷亡卻在不斷加大,因為到現在為止,他們依然無法拿隱藏在具有伊斯蘭風格的房屋內的蘇聯狙擊手和經過巧妙偽裝的反坦克陣地無可奈何。遠東軍為了速戰速決,投入的兵力很多,戰場從城市的北部邊緣地帶開始,一直延伸到了城市的中央,其中戰鬥最激烈的就是地處城市中心的六層市政大樓。
作為整個城市的制高點,這座大樓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蘇軍能夠使用這座由鋼筋混凝土築成的樓房,作為炮兵的觀察哨和第一狙擊點。而遠東軍如果佔領了這座樓,則可以把炮架上去,威脅城市其他地方。
所以。此樓的得失意義非同一般。
激烈的爭奪讓早已面目全非的市政大樓幾乎每隔十多分鐘就要易手一次。
衝進樓裡的遠東軍士兵,幾乎還沒等站穩腳跟,往往被居高臨下投擲而來的手榴彈炸翻在地,在樓上積聚力量的蘇軍部隊馬上乘勢展開反衝擊,但是他們的戰果也相當有限,因為,一旦出了這棟大樓,外面便是遠東軍的天下了。
外線的戰鬥同樣進行得非常慘烈,作為鐵路交通樞紐,布林利克火車站修建得非常寬大,佔地約二十餘畝,包括一個大型客貨運站和巨大的貨場,但是,在第一輪轟擊中,無數的炮彈便把它轟成了一片殘垣斷壁。
地面部隊開始後,負責攻擊火車站的遠東軍士兵就覺得不對勁,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