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2部分

日本海軍第一航空艦隊的護航戰鬥機分散得很開,飛行高度很低,希望藉此避開搜尋雷達的偵查。但是,安家軍部署在科科斯群島西島上的三個防空導彈營依然在警戒和目標指示雷達的幫助下,鎖定了這些戰鬥機。

前文已經介紹過,一套完整的防空導彈系統包括指揮中心、制導站、監控雷達、導彈及發射架,每個導彈營包括十二套系統,一套系統可同時指揮十二枚導彈攻擊六個目標,每個目標既可用一枚導彈攻擊,也可以兩枚導彈齊射,發射間隔為三秒。

因此,三個防空導彈營共三十六套系統一輪齊射可以同時攻擊二百一十六個目標,對日軍護航戰鬥機威脅之大無以復加。

當日軍護航戰鬥機護送著艦隊安全抵達科克斯群島東島東南方十五海里處時,南雲忠一大將下令派出部分護航戰鬥機前往科科斯群島上空偵查,其餘護航戰鬥機掩護轟炸機升空,對安家軍部署在科科斯群島東、西島上的設施進行轟炸。

就在這時,事前誰也沒料想過的打擊忽然到來。

西島南部的密林中,隨著指揮中心一聲令下,上百枚“后羿”I…E型防空導彈衝出發射架,破空而去。在警戒和目標指示雷達的導向下,一枚枚防空導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和白色的尾煙,以每秒一點六馬赫的速度,宛若翱翔天際的蒼鷹,向著自己的獵物兇猛地撲去。

日軍的護航戰鬥機看到無數條煙柱向著自己高速飛來,目瞪口呆,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在詢問艦隊航空指揮部無果後,只得慌忙駕駛戰機進行規避。

經過連續的改進,如今“后羿”I型防空導彈的命中率已經提高了很多,至少在對手沒有任何防備和初次看到導彈產生的震驚與猶豫面前導彈的命中率非常驚人。

就在日軍飛行員拼命拉昇或者俯衝的時候,導彈在接近各自目標時便準確地自爆了。

I型防空導彈前三款型號彈體內均內建桿狀預置破片,經過實戰檢驗,雖然這種破片對機體的不規則破壞威力巨大,但是有效距離受到制約,最大殺傷半徑不到一百米。從I…D型開始,防空導彈研究所的技術專家就嘗試將導彈戰鬥部內的桿狀預置破片換上同等重量的鋼珠型預置破片,經過多次實驗證明,雖然流線型的圓形鋼珠威力有所減小,但殺傷半徑猛然增加到兩百米,同時單位打擊密度也增大許多,此後I…E型防空導彈便正式採用了這種設計。

“轟轟——”

火光閃爍,無數倒黴的日軍護航戰鬥機成為了I…E型防空導彈的戰果,一架架“零式”戰鬥機在空中凌空爆炸,火焰四處濺射,到處都是拖著濃煙嗚咽著撞向大海的“烈風”戰鬥機,這對日本人而言,無異於一場可怕的噩夢。

日軍的艦載戰鬥機除了“烈風”外,其餘的戰機過度追求小、快、靈、輕等特點,在日軍戰鬥機一兩百米距離上炸開的導彈彈體,幾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勢將日軍的“零式”戰鬥機撕得粉碎,就算是全金屬結構的“烈風”戰鬥機,也經受不住密集鋼珠的摧殘,不是被打折了機翼就是發動機受損,又或者在機腹處炸開缺口,僅有少數的幸運兒逃脫打擊,但已經基本失去戰鬥力,只能匆匆返航。

三個防空導彈營甚至沒有發射第二輪導彈,日本海軍第一航空艦隊上空的護航戰鬥機基本被清空了。…;

見天上的目標消失後,兩個岸艦導彈營迅速行動,很快便發射了二十四枚“海鷹”H…I型岸艦導彈。這些導彈以十五度斜角爬升至五十米高度,而後降到三十米的巡航高度,在飛行過程中,導引頭不斷地糾正航向,目標直指日軍艦隊。

二十公里的距離,對於擁有零點八五馬赫巡航時速的“海鷹”H…I型岸艦導彈來說也就是不到兩分鐘的飛行過程。在距離日軍艦隊不到十公里時,二十四枚岸艦導彈再次爬升至三百五十米處,開啟雷達鎖定住目標,然後衝破音速加速至一點一馬赫,進入最後的衝刺攻擊階段。

日軍艦隊中的瞭望員儘管震驚於頭頂艦載戰鬥機的損失,但依然恪盡職責,站在艦隻最高的地方觀察遠方海面的情況。

“那是什麼東西?”

處在艦載最西方的“照月”號驅逐艦上,瞭望員武田八郎第一時間發現了岸艦導彈的蹤影,疑惑之餘沒有猶豫,迅速把情況透過對講機傳遞到指揮艙:“西北海面上空發現不明物體,與襲擊我們艦載戰鬥機的武器類似,但速度更快,體積更大,目前距離我們五公里!”

“巴嘎,肯定又是支那人的神秘飛彈!”

接到通報,“照月”號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