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獲豐厚的大勝,本軍上下獲此大捷後士氣振奮,軍心安定,我們兩個老傢伙和軍中將校可是佩服萬分啊!匆匆把賢侄請來,正是想聽聽賢侄的想法,不要拘束,請儘管直言。”
鄧斌微微一笑:“小侄一切任憑前輩安排,說實話,小侄文化不高,得益於師座長達一年的教誨,與我獨立師所有連級以上弟兄一樣,接受師座、副師長、參謀長和各位教官的各項軍事理論教育和專業培訓,才掌握了一點微薄的知識。
三天前那一仗,是官兵們齊心協力的結果,是兩位前輩信任小侄教官組放手使用的結果,小侄不過是利於敵人連勝之後產生的驕傲自滿,誘敵深入出其不意,才僥倖不辱使命的,至於眼前這個重大的決定,以小侄的水平實難做出判斷,懇請前輩原諒。”
張弘欒與葉開鑫相視一笑,欣賞地點點頭:“賢侄,留下擔任我四十四軍教導師師長如何?”
“什麼?”
鄧斌嚇了一跳,差點把茶几上的茶杯撞飛,自己的老大安毅也才是個師長,自己一個小小營長直接升到師長怎麼不讓他驚訝,先不說教導師影子都沒有,就是有鄧斌也不敢輕易答應下來。
葉開鑫莞爾一笑,擺擺手道:“賢侄不用吃驚,先聽我們解釋一下:率部前往南京依附中央軍一直是我們的願望,要是當初聽你們師座勸告,不總是懷著榮歸故里的虛妄之心,討伐唐孟瀟任務完成立刻返回蘇皖一線,也不至於淪落到今天這個損兵折將、亡命深山的地步。
好在上蒼眷顧,走投無路之際得到你們師座和獨立師所有弟兄的慷慨襄助,這份恩情銘記肺腑,終生難忘啊!我決定聽從你們師座的建議,響應蔣總司令的號召,率領一師官兵趕赴南京參加北伐,不滿編的二師繼續留在故里艱苦創業,我這一走,只剩下張副軍長和四千餘弟兄了,說句心裡話,我萬分慚愧啊!”
“大哥休要說這些,咱們只需看一看剛回到黔西北不久的石珍老弟,就應該滿懷信心了。石珍老弟當初只帶回區區兩千餘人馬,依靠安賢侄和益公贈送的軍銜裝備,如今不也壯大到八千餘將士的規模,穩穩佔據習水數縣了嗎?
大哥走後,小弟仍然剩下四千餘弟兄,只要有鄧賢侄和五十位精銳教官幫助,很快就能再次壯大起來。咱們湘西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方圓兩百里大山裡至少藏著數千綠林好漢,加上我等大力招募新兵嚴加訓練,半年之內恢復到兩萬五千將士的水平不會很困難。”張弘欒安慰道。
鄧斌終於明白兩位老大已經拿定主意,叫自己來只不過是請求自己和五十弟兄留下罷了,於是連忙站起誠懇表態:
“小侄離開老南昌碼頭上船的時候,師座已明確吩咐小侄,說前輩什麼時候讓小侄離開才能回去,小侄和五十弟兄謹記師座叮囑一日不敢忘記。小侄和五十弟兄均為川湘人氏,等於回到自己老家了,沒有什麼不習慣的,請二位前輩放心,有何訓示小侄定當遵命!”
“好!好!這樣我就放心了!”
葉開鑫站起來,激動地拉住鄧斌的手:“我這次率部開赴南京,等於就此加入中央軍序列,走出這一步對於我軍未來的發展有利無弊,我也體會到蔣總司令和你們師座字裡行間的深切關懷和開闊胸襟,只要我們留下一部艱苦創業逐漸發展,未來的前途一片光明,不敢說什麼開疆拓土留名青史,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安居樂業不是什麼奢望。
如今巴蜀連年內戰,黔滇征伐不斷,湘鄂內耗不止,我們被'逼'到相對安寧的湘西卻也因禍得福,只需一年半載的休養生息戮力發展,定能闖出一片天地,因此希望賢侄和五十弟兄留下,同心協力攜手創業,有安賢侄的鼎力支援,有蔣總司令的體恤幫助,我們定能重振軍威,步步壯大,聯起手打出一片江山,也不枉來到這世上走一遭啊!”
鄧斌感激地說道:“謝謝前輩信任!小侄定會兢兢業業,為四十四軍弟兄盡心盡力,不辜負兩位前輩和我們師座的期望。”
張弘欒衝著葉開鑫點了點頭,滿懷高興地說道:“大哥,我說過賢侄會留下來幫助我們,這下你該放心了吧?”
葉開鑫滿臉都是喜'色',轉向葉道臨大聲命令:“立刻給蔣總司令和安賢侄致電,我軍三日內可做好一切開拔準備,請求指示行軍路線。”
“是!”
葉道臨大步走入內堂。
葉開鑫示意大家都坐下:“我將輕重機槍、迫擊炮盡數留下,讓一萬弟兄帶上長短槍和少量彈'藥'即可,到了南京,蔣總司令定會給予補充的。只是這次我把師、團、營長帶走大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