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稱謝告辭後,他獨自來到飛來峰上,站在飛來峰頂,用道濟法師所傳喚鷹之法,發出嘯聲,召來山鷹起程。
他才長嘯兩聲之後,就見從天際升起許多黑點,一會兒後,黑點就越來越近,正是那些山鷹飛快的朝他飛來。
那群山鷹飛到劉青近前,聽得劉青吩咐後,並沒有馬上跟著劉青飛走,而是先行飛在靈隱寺上空繞飛不已。
這些山鷹在靈隱寺上空盤旋良久,鳴叫聲聲,似是有些悲傷之意,直至靈隱寺前的道濟法師揚起兩手,作勢要趕,而且道濟法師又在隨後飛快的走進了靈隱寺中,這些山鷹這才和劉青向南飛去。
劉青也知道這些山鷹是不忘記舊恩主,是在向道濟法師告別之意。這也真是些有情有義的山鷹,他當然是在心裡非常讚歎,十分喜愛這些山鷹的性情。
他自是早就跳到空中,慢慢的御劍飛行,也是因為他帶著這麼一大群的山鷹,畢竟有些影響,只好放慢了速度,讓山鷹在他後面跟著飛。
不過,劉青是首次帶鷹飛行,自然也極是興奮,倒也是不覺得有難過的地方,反而越看這群山鷹越是喜歡。
他看著山鷹跟在後面,雙翅張開後,黑壓壓的一片,鼓動之時,風聲四起,那也是蔚為壯觀。前路雖然艱辛,此時他心中卻湧起一股豪情,他吐氣發聲,就那麼長嘯出聲來。
群鷹也是相互附和,鳴叫不已,劉青自是長嘯相和不停,聲震天際,飛動之時,那天上的白雲像是迎聲而開,倒也算是一大景觀。
前部
第十三章 南嶺異事
劉青帶著一大群山鷹飛在空中,直到他感覺真氣不能支撐御劍飛行了,就下來調息。自然他還是儘量先看清地面上的形勢,再找那種僻靜的地方落下。
山鷹倒是不用他來花心思,道濟法師早有交待,讓它們自己去覓食即可。就這樣,一路飛飛歇歇,也就兩天的時間,劉青就已經到了南嶺。
南嶺,自古以來就是泛指在南嶺山脈以南的一大塊地方。從秦漢時起,中原地區歷經戰亂,內地的人們為了躲避戰亂,紛紛南遷至此,與當地土人互通有元,繁衍生息。在唐朝時期達到了昌盛的地步。
南嶺作為南宋最後的盤踞地方,有著當時最為激烈的大規模戰鬥痕跡。在經過元人佔領和大肆殺掠後,歷代的掌權者慢慢的加強,對南嶺朝廷瘋狂的統治和掠奪的情形,到這時就到了頂點。
不過,由於土人民風極悍,加上歷代以來,多流放犯人到此,漢人與其它諸族又茅盾重重,元人的控制雖然厲害,但地方上極易滋生各種事端,地面上並不太平,常常發生動亂。
當今時日,隨著元人的開始衰敗,南嶺地方逐漸就脫離了元人的控制。他們自立一方後,就坐觀天下龍爭虎鬥。由於他們並不參與當今逐鹿中原的征戰,也就除了略有些摩擦生事少數人外,地面上也就還算得上是大體平靜的。
劉青打發走山鷹們到附近覓食後,就自行到了南嶺地方的邕州城裡,據他一路上來打聽到的,這是離他要去的南荒之地最近的大城,這也是南嶺地方最為繁華的大城。
他到邕州城自是想找人打聽一下南荒的情形,最好是能找個好的嚮導為妙,他早已經在心裡盤算好。
劉青四處打量,看著這邕州城,居然和中原的大城相比,毫不遜色,只是來往的行人服色相差太多。在這地方,雖然漢人也還甚多,但也多有一些販賣奇怪物品的異族中人,絡繹不絕的行人中,也是諸族相雜,讓他有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他想按照張士信說的,去找到和漢人最為熟悉的苗人來,看看能不能打聽到南荒的一些情況。這城裡往來的人是不少,可他看了半天之後,卻很是為難。因為他只能看出漢人的衣裝打扮,他看其他族的衣服總是覺得均是古怪而已,卻分不清楚那一種打扮的人才是苗人。
劉青正在為難不已的時候,就聽得在前面不遠處像是在吵鬧喧譁,行人不停地往前面靠攏聚集,他心裡一時好奇,也就跟著眾人圍了上去。
周圍的人似乎都喜愛看這熱鬧,居然已經把這圍得水洩不通,不過劉青也略微覺察到這情形有點不太對勁。等劉青跟著走上去的時候,已經看不到裡面到底是在吵些什麼。
他耐心等了一會,見沒有人散開,他就運起先天真氣,略略發力之下,不動聲色的就擠了進去。他擠到最前面一看,看著中間空出的一大塊地方,差點就失聲笑了出來。
原來在裡面的人不再互相漫罵,早已經開始比鬥起來,不過倒不是以武力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