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抓住一連串共犯。連康樂帝的弟弟梁王景璇也被供出曾與趙昶一起貪汙災銀,囤積居奇,發國難財,而參與審案的刑部尚書史文成(新任尚書未滿半年,本為侍郎,趙昶門生。尚書孫正病死後,由他替補)本就已被溫如玉從公孫無顏口中套出與趙昶共謀,後來隨著案件深入,種種證據都直指他們互相勾結,沆瀣一氣。

景剴怎麼也沒想到這案件象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到最後竟然牽涉到朝中大小官員五十餘名。

天子盛怒,將這批人殺的殺、貶的貶,流放的流放。沐天麒與景琰為梁王景璇求情,景剴到最後饒了景璇的死罪,將他貶為庶民。

而趙昶因其義女公孫無顏主動提供證據,立下大功,並願為義父贖罪,皇帝法外開恩,只將其流放,未定死罪。家人也未受株連。

皇后趙婉為父親蒙羞,自請廢后,景剴念及公孫無顏在衛國侯府所說的話,知道趙婉本性純良,從未助紂為虐,不僅沒有廢后,反而增加了對她的寵愛。

經此風波之後,景剴著實忙了一陣,將那些空缺的官位一個個補上。一番“疏通管道”、去偽存真之後,朝廷倒真的清淨了不少。碩果僅存的趙昶黨羽如大理寺正卿崔博從此夾著尾巴,小心做人,再也不敢興風作浪。

前半個月之內,溫如玉以“幕僚蕭史”的身份一直陪著景琰,為他與沐天麒出謀劃策。景琰與沐天麒驚訝地發現,溫如玉在破案上有著非同一般的天賦。他頭腦清晰、目光敏銳,分析案情層層深入、抽絲剝繭。審問起犯人來往往三言兩語切中要害,將人逼進死衚衕,又兼以攻心之術、循循善誘。而為了搜查證據,他常常在半夜三更發揮天下無敵的輕功,潛入某位朝廷要員的家,施展空空妙手,竊取有力的證據。

而最值得欣慰的是他在無意間發現了宮內兩位大太監私下密謀、行為鬼祟,跟蹤他們,發現他們在一家香燭店裡與赤燕人接頭,向他們*訊息。

溫如玉抓了這兩名太監,順便將這個赤燕人的香燭店端了。

由此他更肯定上次在朱雀衚衕襲擊他的殺手是赤燕派來試探他的。

除去宮中叛徒,皇帝的心愈發安定下來。畢竟皇帝在宮裡接觸最多的還是太監,豈能在自己身邊留下危險人物。

當然溫如玉所做的一切最後功勞都落到景琰身上,因為“蕭史”只是景琰的手下。

英王景琰無數次在景剴面前提到溫如玉,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簡直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是溫如玉做不到的,這個人根本就是神話中人。

景琰一心希望景剴將他留下來,張夕照與沐天麒則充滿矛盾,既希望溫如玉留下來,又怕他留下後繼續受罪。

而景剴心裡苦到極點。常言道“君無戲言”,他既已答應放溫如玉走,又如何放下面子再挽留他?何況他一再出言試探,希望溫如玉退步,溫如玉卻始終裝聾作啞,不上他的當。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回到當天晚上,謫仙樓。

掌櫃還是原來的掌櫃,夥計卻已完全是新面孔。溫如玉趁著晚餐的機會,悄悄與沐天麒商量好,一旦他要離開京城到金陵去,便將謫仙樓轉到沐天麒名下。而那家專為孤兒成立的晴芳書院,自然也得由沐天麒接管了。

沐天麒自是唯命是從。

景剴想到上一次在謫仙樓看到溫如玉與文友聚會,那時候的溫如玉優雅、隨意、率性、真誠,笑得無拘無束。撫琴唱曲,字字打動人心。

如今他的一干文友如莫應龍、李秦關、林曉風都進了翰林院,本想與溫如玉一起共事,卻不料溫如玉突遭橫禍“死亡”。在溫如玉出殯的日子,他們寫下無數悼念的詩詞,還專門寫了墓誌銘。這些詞在長安已經廣為流傳。

至今還有文人雅士到溫如玉墳上去弔唁,扼腕痛惜,寫下哀傷的詞句。

雖然溫如玉常常以蕭史的身份陪景琰到翰林院,但隔著面具,卻好象隔著千山萬水一般,不復當初的肝膽相照。

景剴在想到這些事的時候,發現溫如玉的神情也悵悵的。黑玉般的眼睛裡蒙著淡淡的霧氣,目光默默地流連在他們聚會的大廳裡。

“如玉,可是想起了莫應龍他們?”

聽到景剴的聲音,溫如玉如夢方醒,收回心神道:“是……想起以前的那些聚會。和他們在一起,真的很愜意。”

景剴微笑:“到了江南,你可以寫更多的詞,只是……不能再署自己的本名了,覺得可惜麼?”

“不,名字只不過是個符號。到時……我會給自己取個號,他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