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七十九章 到不了的地方

紅薯作為高產穩產的一種作物,有著的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旱耐瘠,病蟲害較少等特點,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地方種植,一般畝產可達春薯畝產可達2000--3000公斤。

張楠作為從來沒有餓過肚子的人,自然是不會理解古人對於糧食的執著,雖然張楠在穿越之前是個窮屌,但是活了這麼大,還真沒有把張楠餓住。

可是古人就不一樣了,對於他們來說,糧食代表著生命,代表著存活。民以食為天,古人把糧食比作“天”,認為糧食乃“民之司命”。

早在春秋時期,古人就已經開始意識到廣積糧的重要性了。

《管子·牧民》開篇就講:“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而管仲還有一個觀點則是,“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途,治國之道也”。強調糧食生產是國家的重要任務,強調糧食對於治國安邦的重大意義。

所以糧食,不論是對於百姓,還是對於作為統治者的李二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清泉,你真的見過這個畝產三十石的東西嗎?”李二顫抖著問道。

“見過,而且還挺好吃的,不過吃多了也就厭倦了。”張楠道。

“厭倦。”李二的嘴角抽了抽,本來李二是想讓張楠好好的餓個幾天,讓他看看還會不會厭倦的,後來又放棄了這個想法。

“那,這樣的糧食你是在那裡吃過的呢?肯定不會是我大唐的境內,快說,是哪個國家竟有如此神物,朕要派兵去取。”李二大手一揮,就決定了,只要是誰拿著這個神奇的糧食,那李二就要把他的手剁下來。

張楠一下就被問住了,他又不知道紅薯是從哪裡傳到中國的,所以張楠立馬就在系統中查了起來,最後才知道,紅薯這東西是在明朝末年由西方傳教士傳入的,由菲律賓的呂宋島上傳入江南一帶的,後來就逐漸的推廣到全國各地了。

得到了答案的張楠,於是便對著李二說道:“皇上,有地圖沒,我給您指一下。”

李二聽後,趕緊命人取來了地圖,張楠看著這幅標註粗陋的地圖,都沒有看下去的慾望。

“皇上,您確定這個東西能叫做地圖?”張楠一臉無語的問道。

“這怎麼不是地圖了,朕看朕的這地圖示的聽清楚的啊。”李二道。

張楠看著李二這幅比小孩尿布詳細不了多少的地圖,就開始欽佩大唐的將領們了,能用著這樣的地圖,還能打勝仗,真是難為你們了。

“算了算了,臣今日給皇上一副真正的地圖吧。”說完,張楠便從系統中換出了一副唐朝疆域圖。不過這幅地圖已經被系統很貼心的把東突厥的地盤給標到了大唐的境內。

李二拿著這幅標註精細,而且疆域劃分清楚的地圖,也是十分的開心,畢竟這地圖看起來要比張楠給的那個地球儀看起來直觀的多了,而且就連大唐周邊海域上的小島都標註的一清二楚。

不僅李二看著這樣詳細的地圖舒心,李二的將軍們一個個也是伸長了脖子再看張楠的這幅地圖,程咬金就差把眼睛貼到地圖上面去看了。

李二也是發現了將軍們的滑稽的樣子,咳嗽了兩聲說到:“行了,諸位愛卿不要著急,到時朕會差人從新繪製地圖的,給你們這些帶兵打仗的一人一張,行了吧。”

“多謝皇上。”將領們一聽人人有份,立馬拱手想李二道謝。

“好了,清泉,快給朕標出來這個有這樣寶物的地方吧。”李二迫不及待的問道。

張楠看了看地圖,便給李二把菲律賓的地盤指了出來,不過張楠不知道現在的菲律賓到底算不算個國家,還是都在樹上當猴子呢。

“就這麼點地方,就有這樣的寶物嗎?”李二顯然是不太相信菲律賓這看起來鳥不拉屎的地方能有這樣的寶物。

按照李二的理解,像如此的寶物,就應該在像大唐一樣強大的國家手裡,然後自己再派兵討伐,把那個國家直接打下來,這樣才符合寶物的身份。可是張楠就給自己指了這麼大點地,讓李二實在是難以理解。

“皇上您還別小看這麼點地方,這地方還真就長著紅薯。”張楠點了點頭說道。

“原來這樣的寶物叫做紅薯。”李二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紅薯的這個名稱。

其實系統中也是能換紅薯苗的,可是像這種能改變大唐格局的糧食,系統的價格都會標的十分之貴,所以張楠也就打消了從

為您推薦